WFU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趴著睡也有事:肘隧道症候群

作者:徐幼鈞

眾所周知的腕隧道,指的是手腕正中神經通過的渠道。肘隧道是指手肘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嘴突之間的凹窩,較少人知但一樣重要且易被壓迫。尺神經經肘隧道走到前臂內側,支配部分手腕手指彎曲動作,也支配小指側的感覺。若尺神經於肘隧道被壓迫,會抓握無力、小指側麻木,彎曲手肘時引發麻刺感,甚至手肘靠在椅子扶手上都會不舒服。

案例分享

王先生需長時間將雙手置於辦公桌上打字,中午有趴睡習慣,他同時也是重度手機使用者,常讓手肘角度彎曲小於45度。最近他發現雙手小指側出現麻刺感,有時敲擊到內側手肘處會有觸電感,令他心生恐慌。門診理學檢查發現雙側小指彎曲無力,雙側尺神經於肘隧道處有提內耳氏徵象(tinel sign),於神經電學檢查下呈現輕度神經損傷。

超音波檢查發現尺神經腫脹(圖一),在給予神經解套術與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後,配合桌椅擺設調整與減少手肘屈曲時間,雙小指麻刺與無力得以緩解。




尺神經容易在肘隧道和手腕的蓋氏通道(guyon’s canal)處被壓迫,又以前者較為常見。這與長時間反覆彎伸手肘、維持手肘於彎曲角度或局部撞擊與壓迫相關。病人易有抓握無力、小指麻木等症狀。

依尺神經受損的嚴重度,治療方式會有相應的調整。若神經電學檢查顯示正常,則以低濃度葡萄糖水進行神經解套治療或使用雷射等儀器治療;若已有神經學變化,則考慮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若影像發現有局部骨贅生物或腫瘤壓迫,肌力有明顯下降且小魚際肌已有萎縮,則建議除注射治療外,須評估是否進行手術減壓。

無論受損的嚴重度,病人皆需減少反覆彎伸手肘與長時間彎曲手肘的動作,必要時須調整生活作息,減少直接壓迫手肘內側的動作,例如趴睡於辦公桌或趴在床上使用手機等,才能避免復發。


門診時段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第六屆神經肌肉骨骼系統超音波工作坊講師

 2021/12/25-26第六屆神經肌肉骨骼系統超音波工作坊

徐醫師有受邀擔任講師喔😍😍😍 
每年參加超音波工作坊不僅可以充實自己💯
也能夠與其他老師們互相切磋
這些經驗都能幫助徐醫師更能處理病人的疼痛喔💪💪💪








門診時段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Part IV

作者:徐幼鈞

至於已經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病人發生膝蓋疼痛,醫師會追蹤X光檢查是否人工膝關節鬆脫(圖一),同時執行超音波掃描,更進一步覺察是否有感染性膝關節炎、內側副韌帶發炎、隱神經夾擠症,並一一處理之。




一般而言,關節置換後不容易出現膝關節積液。若臨床有發現積液,同時病患膝蓋有紅腫熱的表現,則需要執行關節液抽吸,並排除感染性膝關節炎。若不幸有關節內感染,則需抗生素治療與手術清創,以上皆需要轉介骨科處理。

為何不使用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診斷退化性關節炎?如圖二核磁共振的所示,藍色箭頭是軟骨磨損的位置,相對超音波比較不清楚。



電腦斷層則更不適合看軟骨,圖三是發現雙膝蓋髕骨外翻。(上圖是電腦斷層,下圖是核磁共振)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Part III

作者:徐幼鈞

補充說明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影像。X光可以將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分成四級:
一級是似乎有關節狹窄

二級是確實有關節狹窄與骨刺增生,主要在內側關節處(圖一),橘色箭號是半月板破裂,藍色箭頭是側面看到關節狹窄




三級是明顯關節狹窄但仍未碰到(圖二藍色箭頭)、骨刺增生、骨下硬化(subchondral sclerosis)(圖二橘色箭號)、軟骨下囊腫(subchondral cyst)



四級是已無關節間隙(圖三藍色箭頭)。嚴重者可能發生內側脛骨塌陷(圖三橘色箭號)



配合使用高解析度超音波,可以幫助醫師判別是否合併急性發炎或其他軟組織受損,並依病人的情況給予個別化治療。圖四是超音波掃描膝蓋軟骨,上圖是正常軟骨,下圖顯示軟骨磨損。




一到三級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可以使用玻尿酸、葡萄糖增生療法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同時配合運動治療,皆能達到程度不一的進步。其中輕度(一二級)的效果最好。

若病患已經是第四級退化性關節炎,必要時,需要轉介骨科評估是否做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術後仍然需要物理治療師一對一的運動調整與肌力強化,才能達到行走、登階、運動無礙的結果。

延伸閱讀:

門診時段

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生活智多星 第768集: 婦女手部三殺手, 痠痛麻自救

 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是徐醫師第一個錄影節目開播的日子(😍😍😆😘💖💖)




底下是youtube連結,跟大家分享一下媽媽手、板機指和網球肘的衛教💪💪


延伸閱讀:


解封後運動不當,良藥也會傷身: 淺談疝氣

 作者:徐幼鈞

隨著健身熱潮的興起,運動除了健康外也蔚為時尚,但傷害也往往在不經意的時候慢慢積累。很多人會在運動時覺得下腹部疼痛,除了速度過快造成腹直肌拉傷、腹內外斜肌痙攣、恥骨關節炎外,疝氣也應當考慮在內。

病人會發現在腹部用力時,於鼠蹊處有腫塊隆起伴隨疼痛、麻刺感減壓後或休息平躺後會消失,若狀況嚴重甚至可能無法因減壓而歸位,有疝氣缺血壞死的風險。

案例分享

劉先生熱愛重訓,好不容易等到疫情解封,但又害怕群聚,所以上健身房時都飆速訓練。他最近發現雙側鼠蹊部隱隱作痛,可摸到質地偏軟的腫塊,休息平躺後便消失了。但在一次大重量、多組數的訓練後,腫塊疼痛加劇且無法減壓消失,他心生恐慌地來門診檢查。

醫師觸診發現接近腹股溝管中線可觸摸到腫塊,超音波檢查發現腫塊內有脂肪、氣體的成分,於持續閉氣用力(valsalva maneuver)時,腫塊會向外膨出,故診斷為直接型腹股溝疝氣(左圖)。劉先生被建議轉診至一般外科,以討論是否要手術修補。




腹股溝疝氣主要分成間接型(右圖)和直接型兩類。間接型是因為腹股溝管未完全閉合,導致腹腔內結構藉由腹股溝管跑到陰囊的位置,易在年輕人發生。直接型疝氣主因是腹壁肌肉老化、脆弱或因曾經手術切開而弱化。

當反覆腹壓增加,如重訓、搬重物、慢性咳嗽、便祕等,皆可能導致腹內臟器直接從腹壁破損處膨出,故常在健身愛好者、勞動者或老年族群發生。如圖所示 (圖片是林柏亦教練提供) ,大重量深蹲是容易誘發直接型疝氣的運動,建議民眾在專業教練輔助下執行此動作。




有經驗的復健科能利用超音波快速診斷與分辨疝氣,及早幫忙病患,也能進行手術後疝氣是否復發上的追蹤。若病人有局部麻刺的表現,也可執行超音波導引的神經阻斷術,以減輕不適症狀。


門診時段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抬手就會麻: 臨床少見的臂神經叢壓迫

 作者:徐幼鈞

肩頸酸痛是很常見的文明病,除了上背部肌肉緊繃之外,也常常合併手臂麻痛、無力的現象。致病的因素多元,以神經根壓迫、椎間盤突出、骨刺壓迫、後縱韌帶鈣化造成椎管狹窄等因素較多。

少數患者是因頸部肌肉緊繃,壓迫到臂神經所導致。尤其在抬手一段時間後感到不舒服,手臂麻刺感讓病人無法長時間開車或打字,需頻頻把手臂放下或甩手來減緩症狀,有時也有上肢無力的表現。

案例分享

謝小姐的工作是會計,要長時間整理資料和打字。數月來發現後上背酸痛難耐,整隻右手有麻刺感,並有抓握力道下降與精細動作不太協調的感受。經神經科妥善檢查後並無大礙,頸部X光也無明顯異常,遂轉介至復健科處理。

然而在接受熱療與電療後效果並不持久,觸診發現頸部肌群有明顯激痛點,按壓、輕敲臂神經叢的位置有疼痛與放電感。爾後,復健科醫師利用超音波於鎖骨上方定位臂神經叢,給予臂神經叢解套術與旁邊斜角肌激痛點的注射治療(圖左),輔以雷射治療臂神經叢出口位置,症狀得以大幅緩解。

隨著生活步調緊湊、頻繁手機使用、與不正確的姿勢等,肩頸到手臂麻痛不適的發生率逐年增加。醫師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X光變化(圖右)、神經電學檢查和超音波檢查去逐一分辨是頸椎退化、神經根壓迫,或是臂神經叢壓迫所導致,再個別化處理問題。




若臂神經叢於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間受到壓迫,除了以身體貼牆、收下巴的姿勢調整外,可考慮進行臂神經叢解套治療,進一步減少神經被壓迫或發炎的現象;而針對特定肌肉進行激痛點注射治療則可以放鬆緊繃的肌肉,讓病人慢慢改善上述症狀。假如患者合併更遠端的神經壓迫,比如正中神經於腕隧道處也有壓迫,需要一併處理才能徹底改善症狀。

延伸閱讀:肌筋膜疼痛症

門診時段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Part II

若病人喜愛戶外活動、登山、健行,除了前述的直膝夾球訓練外,肌力強化可以使用硬舉(圖一)鍛鍊下背肌群、股四頭肌、臀肌,連上半身的胸肌、手臂的肱二頭肌、三頭肌和腹肌皆能強化。




除此之外,可以考慮膝關節內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以達到止痛、增生與軟骨修復效果;通常病人也合併內側半月板退化和內側副韌帶損傷,醫師建議同時給予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治療(影片),可以輔助病患減少內側膝蓋疼痛,更加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建議有運動習慣的病人皆可以與醫師、治療師討論運動內容,因為同時調整運動姿勢、頻率、強度、菜單,方能夠徹底改善膝關節疼痛現象,而適度運動也有緩解退化的效果喔!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Part I

 作者:徐幼鈞

機器有使用年限,隨著時間增加,機器可能會磨損、卡住、發出噪音,甚至需要進行維修汰換,而人體的關節也有退化的問題,尤其以膝關節退化最為常見。病人常抱怨膝蓋彎曲困難、卡卡緊緊的、有喀啦聲,甚至膝蓋腫大變形,導致行走和爬樓梯疼痛,這些都可能是膝關節退化的表徵之一。

案例分享


吳太太近年來覺得雙膝蓋彎曲到底會痛,感覺疼痛來自膝蓋的深處,摸不著、且很難定位疼痛,漸漸地覺得上下樓梯時膝蓋會痛,活動範圍侷限在一樓,減少戶外活動,體重逐年增加。吳太太最近發現右膝蓋更加腫脹疼痛,已使用口服止痛藥和冰敷仍然無法緩解,遂來復健科門診求治。吳太太的X光檢查發現輕度退化(圖一)。紅色圈圈是骨刺。




超音波檢查發現膝蓋積液、軟骨磨損和內側半月板退化表現(圖二),經討論後,先給予短波與電療,並合併運動強化訓練,病人的疼痛慢慢緩解。




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因子包含高齡、肥胖、外傷、基因和長期負重,其中膝蓋的關節炎與肥胖和高齡最為相關,故保守治療的第一線都是口服消炎止痛藥和減重。接著在疼痛可接受的程度下,開始漸進式股四頭肌和膕旁肌的肌力強化,穩定膝關節以減少磨損。可以請病人雙膝夾球、同時單膝伸直,主要訓練股內斜肌(圖三)。




門診時段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雪上加霜的肩手症候群

作者:徐幼鈞

腦中風對於病人和家屬都是一大精神壓力!倘若是半邊輕癱,病友只需輕度輔助照顧,可自行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但若屬於較嚴重的半邊癱瘓、或合併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吞嚥困難等,都會加重家屬照顧的困難度,也會使復健的進步幅度減緩。

中風側可能有感覺異常的現象,但若手部與肩膀出現疼痛與關節活動角度受限,應當注意是否存有肩手症候群(shoulder hand syndrome)。若能及早處理,可以大大降低因為疼痛而拒絕復健的狀況,以免錯過中風後的復健黃金期。

案例討論


王老先生於兩個月前發生腦中風,目前右側上下肢無力,在治療師的訓練下練習抬肩、站立和行走。有一天他的右側肩膀和手部出現腫脹疼痛,手背溫熱紅腫,一動就痛。所以王老先生拒絕他人碰觸右手,漸漸地肩關節和腕關節的活動角度減少,家屬深覺困擾,趕忙詢問主治醫師。

復健科醫師評估後診斷是肩手症候群,除給予適量地口服消炎止痛藥之外,輔助執行超音波導引肩胛上神經阻斷術(圖一),給予適量消炎與麻醉藥物,病人的症狀緩解,又能開始重新積極復健。




肩手症候群是源自於交感神經系統的過度活化,使肩部和手部產生神經痛的表現,但卻無實質的周邊神經損傷。它容易發生在半邊偏癱的病人,症狀有皮膚表面泛紅,肩膀和手部腫脹、疼痛等,治療上可給予電療、冷熱交替浴和口服消炎止痛藥,同時要慢慢加強被動式關節活動。

若因劇烈疼痛無法配合復健,給予肩胛上神經或星狀神經節阻斷術,皆可減少肩部疼痛與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現象,有助於病患持續復健以維持關節活動度。此類神經阻斷術以往須於X光定位下執行,軟組織超音波的進步讓我們對於個別的神經位置與相對應的疾病有進一步的了解,並大幅度提高精確性與執行的便利性,對病友來說可謂一大福音。


門診時段

2021年10月6日 星期三

腕隧道症候群_正中神經夾擠症

 作者:徐幼鈞

腕隧道症候群常見於女性,有一半的人雙手都有症狀,其中以慣用手,或是病患有反覆手腕動作、使用震動機器的那一手比較嚴重。有些慢性疾病患者也相對容易合併腕隧道症候群,例如:糖尿病、甲狀腺低下、類風溼性關節炎、肥胖、痛風等,也相對自發性腕隧道症候群(idiopathic) 更困難治癒,容易反覆發作。

黃小姐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近兩個月感到右手食指和中指有麻刺感,有時會覺得木木的,手指尖的感覺變得遲鈍,抓握力和手指靈活度並不受影響。最近黃小姐覺得麻刺感發生的頻率增加,數次夜晚會被麻醒,甩手一下可以減輕(flick sign),白天使用滑鼠和騎摩托車皆會誘發麻刺感,因為擔心有神經或其他毛病,遂來復健科求治。

理學檢查發現雙手腕屈曲、手背相碰30秒(phalen test)內可以誘發麻刺感。神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正中神經有明顯腫脹(圖一),附近並無明顯沾黏或發炎現象。




經討論後,給予超音波導引正中神經解套治療(圖二)數次後,病人的麻刺感幾乎消失!




腕隧道症候群的典型表現是橈側三指半麻痛,魚際肌的感覺正常,嚴重者會產生魚際肌萎縮。腕隧道症候群也是常見的一種職業傷害,故治療的第一步是相對休息、給予護具、減少反覆手腕動作和震動。物理治療儀器可以考慮蠟療、電療、雷射治療,以改善正中神經附近的肌腱腫脹,減少神經受壓迫。

若症狀仍無法改善,神經肌肉電學檢查發現正中神經病變是中重度,表示已有明顯神經損傷,嚴重影響下游支配的肌肉,可以給與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治療或是高濃度血漿注射治療,直接讓正中神經「減壓並修復」,減少持續壓迫、缺氧而導致神經損傷。

若上述治療皆無法完全改善,醫師需評估是否有其他合併的疾病,例如頸椎神經壓迫、肌筋膜疼痛症、周邊神經病變等,甚至需要轉介手外科進行腕隧道手術減壓。


門診時段


2021年9月23日 星期四

肌筋膜疼痛症

作者:徐幼鈞

徐醫師近來觀察孕婦產婦動作時,發現有關親餵哺乳容易發生媽媽手、肌筋膜疼痛症,甚至懷孕期間出現的腰酸背痛、薦髂關節疼痛、恥骨聯合區域疼痛等問題,這和體重上升、韌帶鬆弛以讓寶寶容易娩出、失衡的肌肉強度與姿勢不良都有關聯,這都讓本來以為卸貨萬事安,正想鬆一口氣的開心媽媽會遇上許多不舒服,並增加了媽媽持續哺乳的困難度。

我們可以使用電動擠乳器來避免過度使用外展姆長肌與伸姆短肌以降低媽媽手;增加核心肌群訓練改善腰痠背痛,但是,肩頸區域的肌筋膜疼痛症是不管怎麼調整動作,媽媽在餵奶時,總是免不了低頭調整含乳的狀況,故肌筋膜疼痛症容易反覆再發。久坐不動,坐在軟床或沙發上抱著大、小寶溫存,則可能因為循環不好造成臀大肌、臀中肌與梨狀肌疼痛。

肌筋膜疼痛症主要的成因是肌肉緊繃、長期姿勢不良,同時與活緊張、情緒壓力、反覆性的動作有關。肌肉緊繃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好,局部相對缺氧、缺能量,使緊繃的肌肉無法利用能量而正確地放鬆,我們稱之「能量危機」。

這些緊繃的肌肉有幾個特點:
  • 第一是可以觸摸到緊繃帶(taut band)
  • 第二是局部刺激可以誘發疼痛,甚至有轉移痛、局部收縮反應(local twitch response),此疼痛點稱之激痛點(trigger point)(影片)



面對肌筋膜疼痛症,我們可以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同時配合熱療、電療、伸展運動達到放鬆肌肉的效果。若是上述效果不彰,可以施打葡萄糖水、局部麻藥或類固醇於緊繃肌肉,同時配合針刺手法,達到治療效果。如果仍然在親餵泌乳,則口服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將不適合在此階段使用,建議採用乾針治療或者增生治療。

台灣肌痛點注射治療的發展相當久遠,由洪章仁教授由美國引進回台灣。傳統上會以23或25號注射用針頭進行治療,內容物可以是類固醇、局部麻藥、生理食鹽水、葡萄糖水、高濃度血小板萃取物、或者不使用任何藥物(即乾針治療)。

但是由於針頭有刃面,反覆針刺手法有可能傷害到肌肉纖維,術後的腫脹感比較厲害,故自洪章仁教授的得意門生周立偉教授以降,多改採用毫針(即針灸用針)。由於是圓利針的關係,相對來講比較不會傷害組織,而且針徑極細,約為一般30-32號針頭大小,執行後腫脹感比較小。

但由於運針需要更高技巧,控針方向拿捏需要豐富經驗,所以難度更高。其手法是藉由左手精確地觸診定位緊繃帶的位置,右手持針,利用右手精準且穩定地轉換毫針的方向,有效地誘發局部收縮反應,更能放鬆緊張的肌肉(圖一)。




如果左手觸感不夠理想,則可以考慮採用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但毫針非常細,要能同時治療並且於螢幕上清楚呈現相當有難度,故多半改回一般25號針頭來使用。

治療後,有些人局部痠脹感比較強烈,會配合抑制性的貼紮治療(圖二),減緩不適,也能抑制肌肉一直收縮,是病患可以考慮的治療方法之一。






此外,震波療法、背肩胛神經與副神經解套治療也是額外的治療選項之一。尤其是病患反覆因肌筋膜疼痛症而坐立難安、睡眠品質差,或是合併上肢到手背酸、麻、疼痛感,或是無法緩解的膏肓痛等,醫師建議背肩胛神經與副神經解套治療(參考肩頸痠痛那篇),直接改善範圍不明確的神經疼痛和難治的膏肓痛,效果也很不錯喔!



門診時段


2021年9月21日 星期二

越跪越痛的髕前滑囊發炎

作者:徐幼鈞

膝蓋前方疼痛若與籃球、排球運動相關,因反覆跳躍使髕骨肌腱逐漸累積壓力,造成肌腱腫脹與疼痛,甚至無法靠休息來緩解,俗稱為「跳躍者膝」。

假如與跪地擦地板、鋪地磚等動作相關,反覆撞擊摩擦膝蓋前側,容易導致髕前滑囊發炎。少數病人是摔倒後膝蓋著地,雖出現腫脹、瘀青但影像上並無發現骨折,此時就需要排除是否為創傷性髕前滑囊炎。

案例分享


郭太太是家庭主婦,最近覺得雙膝前側疼痛,沒有明顯外傷史。防疫期間為了整理住家環境,有反覆跪地擦地板和噴灑酒精。她覺得髕骨的正前方腫脹、發熱,膝蓋彎曲時也比較疼痛。局部冰敷與消炎止痛藥塗抹後有比較緩解,但還是擔心會不會亂長東西,於是決定求診於復健科醫師。

超音波檢查發現髕前滑囊有積液堆積與軟組織腫脹(圖1),觸診該處會誘發疼痛。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抽吸積液並給予消炎藥物注射,同時衛教病人減少膝蓋跪地來避免刺激滑囊,病人的疼痛於是逐漸緩解。




髕前滑囊位置表淺,藉由仔細地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即足以診斷,但仍需要與髕骨骨折、髕骨肌腱炎、著骨點發炎和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等進行鑑別診斷。軟組織超音波無疑是復健科醫師的一大利器,當X光沒辦法排除是否有骨折時,超音波可以用來直接查看髕骨表面是否有斷端與骨裂(圖二)。




至於髕骨肌腱有無發炎增厚、膝蓋有無軟骨磨損、髕骨表淺處是否有明顯滑囊積液等,更是X光所無法提供資訊的範疇,此時超音波的診斷性媲美於磁振造影。

一般的髕前滑囊炎可給予口服消炎止痛藥與抽吸積液,必要時注射類固醇於滑囊內也卓有成效。若是創傷性滑囊炎,則可在導引下抽吸血腫,精準地減緩不適;倘若懷疑有感染,也可予以抽吸送化驗,再依細菌培養結果給予對應的抗生素治療。



門診時段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足底筋膜炎

作者:徐幼鈞

足底筋膜是很強壯的結締組織,在人類行走過程扮演吸震與幫助推進的角色。一旦腫脹、發炎、破裂皆會使足弓支撐力不足,增加足底內側的壓力,病患的典型症狀是腳掌足跟處疼痛,尤其是下床第一步最痛,有時疼痛會蔓延到整個內側足弓疼痛,無法久站久走。

此時就須要軟組織超音波幫助診斷足底筋膜炎,並同時排除是否有後脛肌肌腱病變、跗骨隧道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

案例分享


周先生最近發現起床的第一步容易有足跟疼痛,多走幾步便會緩解。他試著做顛腳尖的運動,只能部分緩解足跟痛。剛好這個周末與朋友去爬山,回來後足跟疼痛難忍,幾乎需要拄枴杖才能走路,便來復健科門診求治。

理學檢查發現雙側扁平足,雙腳於足底筋膜的跟骨接點處皆有壓痛,超音波檢查發現足底筋膜明顯腫脹,超過4.0mm(圖一),確診為足底筋膜炎。經討論後,安排震波治療並配合自我小腿伸展放鬆、足底肌群強化訓練,慢慢地緩解足跟疼痛。 




足底筋膜炎的成因是多發性的,需要同時評估是否高足弓或扁平足小腿後側肌太緊繃阿基里斯腱太緊、髖部外轉肌群太弱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足底小肌肉負荷過大、緊繃,進而增加足底筋膜的壓力。

治療的方式除了放鬆小腿後側肌群(參考網球腿的拉筋方式)、強化後脛肌、強化髖部外轉肌群之外,也要同時鍛鍊足底小肌肉的力量,常用的方式是練習抓地(圖二)、腳趾猜拳,前者是將足跟固定於毛巾一端,腳趾屈曲抓住毛巾,是常示範的訓練方式。




針對足底筋膜疼痛,可以考慮震波治療,達到減少足底筋膜疼痛、發炎,並刺激組織修復再生。有些病患已有足底筋膜小撕裂傷,建議超音波導引高濃度血小板注射治療或增生療法,直接對於撕裂傷進行修復。治療後,醫師建議除了穿上量身訂做的鞋墊之外,也可以考慮貼紮治療(圖三),輔助緩和疼痛。




對於類固醇的使用,對於急性腫脹發炎的病患,可以考慮使用,但須要在「超音波導引」的狀況下,施打於足底筋膜「旁邊」。若反覆施打於足底筋膜「內部」,仍有可能導致脆化,往後可能有破裂的機會。(影片)






門診時段

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骨質疏鬆症的判定

作者:徐幼鈞

骨質疏鬆是老人家健康的隱性殺手,因為台灣人相對外國人不喜歡曬太陽,承重型運動的比例也比較少,主要的活動是散步、健走為主,這些活動不能有效地刺激骨質密度增加,所以,很多病患是急性背痛發現胸椎腰椎處壓迫性骨折、跌倒後發生柯力式骨折(Colles’fracture)或髖骨骨折,才診斷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定義是用DXA雙能量X光掃瞄儀骨密度掃描測定骨密度值 (bone mineral density),並以T分數的方式衡量病人與年輕健康女性(35 歲)骨密度值的差異。此檢查目前多為自費檢測。正常人的T值是大於-1,骨質稀少症是-1到-2.5之間,而骨質疏鬆症則是T分數低於-2.5,若指數小於-3.0稱為嚴重骨鬆。

坊間許多人會使用超音波儀來進行篩檢,準確度相當存疑,很常遇到緊張的患者跑來做DXA,然後DXA報告是正常的,所以就算篩檢有懷疑也先不要緊張,做完DXA再討論。

目前骨密度掃描是檢查腰椎和髖骨頸部,受限機器與場地關係,多半得在醫院執行檢查。圖一是腰椎的骨密度掃描,T分數平均值低於-2.5,即是骨質疏鬆症。(要預先排除T分數過高的腰椎是否是壓迫性骨折或骨刺增生,極端值必須拿掉不列入判定,假如開過刀有鋼釘鋼板也得排除。)




圖二是髖關節的骨密度掃描,只需要看髖骨頸部的T分數,若低於-2.5,即是骨質疏鬆症。




腰椎與髖部的檢查指數如果有落差,取最低的指數當作最終的判定準則,比如腰椎是-3.0,但髖部是-1.9,則最後判定是-3.0。

一旦診斷骨質疏鬆症,合併一處骨折,便符合骨鬆藥物的健保給付。醫師建議病患需要長期使用骨鬆藥物維他命D3(至少800-1000 IU)鈣片(至少1000-1200mg),並漸進性增加運動訓練,減少再次因跌倒而發生骨折!藥物使用上不能隨意停藥,必須審慎與醫師配合追蹤。

而骨鬆患者DXA建議一到兩年要重做一次,如果判定為正常族群,除非有開始使用常規化療藥物或者長期口服類固醇使用,不然三、五年在側一次即可。

對於骨鬆的病患建議,醫師建議低強度運動,例如於具有緩衝效果的路面走路30-45分鐘,每週執行三次;輕度的腹肌與背肌訓練(負重少於10磅)。剛開始運動,建議找物理治療師一對一進行運動強化,並配合姿勢調整,減少自行運動造成的受傷。

如果是骨密度掃描是骨質稀少症(T分數在-2.5到-1)之間的民眾,建議開始自行補充維他命D3和鈣片,並且有計畫地增加負重性運動,才能減緩骨密度惡化,同時更可以改善體適能,達到健康老化的效果。這群病人雖然不到骨鬆的標準,但反而很容易因為外傷而出現骨折,且又不符合健保可以給付藥物的規範,所以適當的預防甚至開始自費骨鬆藥物的使用都可以斟酌考慮。

如果想靠日曬來增加維他命D的合成是非常好的概念,但由於良好的照射必須是正中午、露出手腳、照射至少15分鐘以上,可能很少人能承受,又由於空汙嚴重或者氣候因素,陽光曝曬的效率不好,所以還是需要適當額外補充。

鈣的攝取也是一樣,單靠牛奶、小魚乾、乳酪、金針菇、適當豆漿等等雖有幫助,但攝取效益較弱,而且很多人有乳醣不耐症的腸胃問題,所以額外攝取應待予以考慮。鈣片使用上固然各廠牌都有其優缺點,但大原則差不多,一般是飯後使用,建議白天攝取,使用後補充足夠量的水分以避免便秘與結石。

廠牌建議以使用的習慣為優先考量,不然有的人對這牌子覺得會脹氣,有的人覺得那一牌化學味道重,結過反而使用的順應性不好,擺在家裡沒吃反而浪費。攝取的劑量建議要自己去看一下包裝,上面都會註明實際鈣含量與維他命D的含量,要自己算一算要吃到一顆還是多顆喔!



門診時段


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

高爾夫球肘

作者:徐幼鈞

高爾夫球肘相對網球肘發生的機率比較低,主要發生於手肘內側,位於內上髁的屈肌總腱(common flexor tendon)因為長時間的負荷、反覆搬運重物、機械性的手腕動作,而產生肌腱撕裂傷、發炎、腫脹的變化。有些病患會同時合併高爾夫球肘和網球肘,兩者都屬於職業病號發的部位。

案例分享


莊先生是大賣場的工作人員,平常需要雙手負重搬運貨物,最近發現右手肘內側疼痛,尤其是手心向上搬重物時最為明顯,局部觸摸有腫脹、發熱感,他先使用消炎止痛貼布,同時接受針灸治療,但只能達到少量改善,遂來復健科求治。

理學檢查發現內上髁有壓痛點,手肘外翻壓力測試(valgus stress test)為陰性,輕輕敲擊附近的尺神經也沒有明顯麻刺感,軟組織超音波看到屈肌總腱呈現低迴音性的腫脹(圖一),並伴隨些微發炎反應。




經詳細的解釋後,病患先接受熱療、電療和雷射等物理治療,並輔以抑制性的肌貼(圖二)放鬆手腕深肌肌群,病患覺得疼痛大幅改善。




高爾夫球肘的復發與機械性的手腕動作、過度的負荷有關,所以皆需要衛教病患相對休息,搬運改成施力臂短的動作,或是使用舉重機室內載貨車幫忙運送,必要時,可以改為兩人協力搬運,盡可能減少前臂屈肌的負荷。

對於高爾夫球肘急性發炎的病患,可以接受超音波導引類固醇注射,快速抑制發炎、減少疼痛。若是已有肌腱撕裂傷的病患,此時治療需以增生療法或是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為主,可以避免因類固醇而肌腱脆化,也能達到止痛,額外能慢慢修復撕裂傷。

門診時段


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

媽媽手

作者:徐幼鈞

身為一個重操舊業的哺乳媽媽,我非常可以同理哺乳容易發生的一切骨骼肌肉疾病,例如;媽媽手、肩頸症候群、肌筋膜疼痛症,甚至懷孕期間出現的腰酸背痛、薦髂關節疼痛、恥骨聯合區域疼痛等,都增加孕產婦回歸孕前生活和職場的難度。

其中,媽媽手真的與擠奶、抱小孩的動作有關,這些動作皆需反覆彎曲伸展大拇指的掌腕關節,而擠奶更合併捏、加壓的元素,更增加了掌腕關節的壓力。

案例分享


王太太已哺乳三個多月,近日發現左手大拇指到橈側手腕有發熱、腫脹、疼痛的現象,捏和抓握的動作容易誘發疼痛,她上網搜尋文章後認為是媽媽手,有給予冰敷和簡易護具,疼痛部分緩解,但容易反覆再發,不料到幾日後右手也有相似的症狀,王太太只好尋求復健科醫師的幫助。

理學檢查發現雙側的握拳尺偏測試(Finkelstein test)皆陽性,超音波檢查發現雙側的伸拇指短肌腱鞘腫脹合併發炎(圖1),上下交叉的位置並無明顯積水或發炎,故診斷為雙側媽媽手。




仔細與病人討論後,了解類固醇的局部作用與效果,便先執行左側超音波導引類固醇注射(影片),一周後症狀幾乎全部消失。




媽媽手的治療在初期可以使用固定拇指掌腕關節、腕關節的護具,同時搭配熱療、電療和雷射等儀器減少發炎,達到止痛效果。若不喜歡穿戴護具的病患也能使用貼紮治療(圖2),找出外展拇長肌、伸拇指短肌的位置,並將其擺在伸展位置,給予抑制性的治療,也能達到舒緩止痛的療效。




若病患已經嘗試上述方式,仍然效果不彰,可以接受超音波導引類固醇注射,尤其是正在發炎的媽媽手,效果奇佳!但在注射之前,醫師需告知哺乳的患者,類固醇會使乳汁分泌短暫減少,但並不需要停止哺乳,目前並無類固醇藉由乳汁影響嬰兒的研究。

超音波導引局部注射類固醇可以減少過多類固醇使用,達到精準且有效的治療。病患有任何問題都能詢問復健科醫師。


門診時段


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網球肘

作者:徐幼鈞

網球肘並不是只有發生在網球選手,舉凡日常生活中需要反覆伸展彎曲手腕、抓握、扭轉握把或毛巾的動作,都可能引發手肘外側疼痛,疼痛的構造是連接於肱骨外上髁的深肌總腱,學名稱之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雖然學名是肱骨外上髁「炎」,大部分的患者並沒有急性紅腫熱痛的表現,主要以肌腱病變、肌腱撕裂傷,與底部橈側副韌帶撕裂傷為主,故單純的消炎止痛藥並無法改善網球肘。

案例分享


陳先生是電腦工程師,長時間打字與使用滑鼠,漸漸的發現右手肘外側疼痛,尤其是手心向下抓抬桌椅、擰毛巾時最為疼痛,已嘗試冰敷與口服消炎止痛藥,仍無法緩解,有時候甚至感到右手抓握力下降,陳先生遂來復健科門診求治。

理學檢查發現阻力性手腕伸直測試(Cozen’s test)是陽性,軟組織超音波檢查發現深肌總腱有部分撕裂傷(圖一),動態檢查並無肘關節不穩定。




與病患討論後,執行超音波導引增生治療於肌腱破裂處,並給予抑制性的肌內效肌貼放鬆手腕深肌肌群(圖二),病患覺得疼痛大幅改善。




門診常見的網球肘族群是家庭主婦、電腦工作者、需要反覆抓握動作的勞動者,反而真的有打網球的病患只有少數,所以病患往往不認為自己是網球肘,而延誤治療。輕微的肌腱撕裂傷可以利用局部熱療、電療、雷射減輕疼痛,並配合網球肘護具或肌貼放鬆肌肉,減少肌腱被反覆拉扯,造成發炎和撕裂傷。必要時,若超音波檢查有合併鈣化性肌腱炎,可以給與震波治療。

嚴重的肌腱撕裂傷則需要更進一步用超音波評估其肘關節穩定度,並執行超音波導引增生療法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更進一步幫助組織修復。

網球肘大多來自於日常生活,所有的病患皆需要減少一些容易誘發網球肘疼痛的動作,減少過度抓握動作、反覆扭轉手腕等,方能長久遠離疼痛。


門診時段


2021年8月13日 星期五

打球吃蘿蔔乾伸不直,慎防韌帶撕裂傷

作者:徐幼鈞

在熱愛打籃球與排球的運動族群中,手指受傷(俗稱:吃蘿蔔乾)是很常見的運動傷害。在經歷高速的衝撞、拍擊與拉扯後,受傷的手指會腫脹疼痛、僵硬,甚至有局部麻刺感。多數人將手指固定休息後可以緩解症狀,但有些患者會有局部韌帶持續疼痛和關節型變等後遺症,進而影響手指彎曲度和精細動作之功能。

案例分享


毛小弟是排球校隊,在比賽中要上前阻截時右手食指受到直接扣擊,於近端指節處產生疼痛、腫脹與僵硬。隊醫緊急給予手指固定、冰敷等急性處置,腫脹稍微緩解,但手指橈側仍疼痛與不穩定感,且有注意到手指伸不太直。

復健科醫師以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發現,近端指節的橈側副韌帶裂傷外(圖1),伸指肌腱也出現部分撕裂傷(圖2),經持續固定1-2週後,與肌能系貼紮術散腫後,開始接受蠟療、雷射等儀器治療,症狀才漸漸緩解。






手指受傷的嚴重度差異甚大。輕微可以只有韌帶與肌腱扭傷,於急性期給予手指關節固定和幾天後採用的熱敷,輔以局部消炎藥物使用,就可以減輕疼痛。倘若已有韌帶與肌腱撕裂傷,除固定與復健儀器治療外,可考慮超音波導引增生治療甚至高濃度血小板萃取物的注射,缺點是治療時疼痛比較明顯。

若患者懼怕打針或受傷位置不適合注射治療,震波治療或高能量雷射可以斟酌使用來幫助止痛與促進組織修復。肌腱完全斷裂或手指骨折的嚴重患者則建議轉介手外科,評估是否進行手術重建,或副木、石膏固定。

急性期過後,病人仍須持續復健運動治療,以盡可能恢復手指精細動作為目標。熱療與電療可以先放鬆局部軟組織,輔以手指主動彎曲和伸展、被動彎曲運動,再給予手指屈肌與伸肌肌群的肌力訓練,讓患者及早回歸原有的生活與運動習慣。



門診時段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屁股痛到變跛腳!小心梨狀肌症候群


作者:徐幼鈞

梨狀肌緊繃合併坐骨神經痛是很常見的疾病,常見的表現是屁股疼痛和跛腳,很容易被誤認為腰椎退化、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神經壓迫,導致病人頻繁腰椎牽引治療卻成效不彰。

案例分享


李小姐的工作是文書人員,屬於久坐族,習慣右翹腳。某日坐姿起身後,突然發現右側臀部疼痛,疼痛延伸到大腿、小腿和腳底,有時候會有麻刺感。李小姐便開始服用消炎止痛藥、熱敷和針灸,卻仍行走困難,遂一跛一跛地來到復健科求助。

理學檢查與腰椎X光排除腰椎相關病灶,肌肉骨骼超音波發現右側梨狀肌腫大合併壓痛感與坐骨神經一帶疼痛。經討論後,採取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影片),並配合臀部伸展運動與物理治療,使症狀得以明顯改善。




梨狀肌症候群好發於久坐族、習慣性翹腳、站姿不良,或曾經有過臀肌損傷、拉傷的病患。雖然女性相對男性比較常見,但不少計程車司機與長途客運或卡車司機也很常發作。坐骨神經由腰椎薦椎神經根匯集成束後,從梨狀肌底下往外鑽出到表層,故梨狀肌腫脹緊繃時,容易合併坐骨神經痛等大小腿麻痛的表現。

治療的目標是減緩梨狀肌發炎,減少坐骨神經壓迫。急性期要相對休息,可給予口服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必要時執行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直接將藥物注射於梨狀肌,達到快速止痛放鬆的效果。

疼痛過後,病患需配合適當的梨狀肌伸展運動,像是鴿式、躺姿跨腿伸展(figure of Four)(如圖),同時也要加強核心肌群訓練,以增加骨盆穩定性,減少梨狀肌無力、緊繃和發炎的發生。若病患畏懼打針,震波治療也是治療的選項之一。




除了復健治療之外,病患也需要減少久坐時間,減少翹腳,擁有良好的坐姿和站姿,方能徹底杜絕梨狀肌症候群!



門診時段




橈隧道症候群:網球肘的偽裝者


作者:徐幼鈞

橈隧道症候群是背側骨間神經於橈隧道被壓迫而產生的疾病,疼痛位置在手肘外側遠端四指幅左右而非肱骨外上髁,常被誤認是伸腕肌腱發炎(俗稱網球肘)。病患有手腕翻轉疼痛、手指抓握疼痛無力的現象,有些人甚至會影響打字和運動。

案例分享


陳先生是程式工程師,十分仰賴雙手打字。週末高爾夫球比賽後,發現右前臂十分緊繃,手腕上下翻轉和手指抓握時會引發疼痛,於肘關節下方一手掌寬處有明顯壓痛點。雖自行戴上手肘護具與局部藥膏塗抹,症狀仍在且輕敲該處會有向下傳遞的麻刺感。

復健科醫師評估後診斷為橈隧道症候群,以高解析度超音波發現背側骨間神經於旋後肌出口處有明顯腫脹(圖一)。




與陳先生討論後,採取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術,遂逐漸減少疼痛,並恢復手指抓握力。




橈神經於手肘處分支成橈神經淺支和背側骨間神經,後者會貫穿旋後肌(此結構稱之為橈隧道),接著支配前臂背側的伸指肌群。若神經在橈隧道被壓迫,病患會有旋後肌局部疼痛與上述患者的症狀。雖然位置與網球肘接近而常被誤判,但使用超音波可利用總伸腕肌腱附著點處無明確發炎、病變等結果來幫助鑑別診斷,並找出神經確切的壓迫點進行神經解套注射,可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假使注射效果不彰,可評估安排神經傳導檢查,確定背側骨間神經是否已有結構性損傷。若已有軸突病變,則考慮給予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甚或進一步轉介外科,評估是否進行減壓手術。

橈隧道症候群其實常伴隨網球肘一起發生。此類病患除應注意平日伸腕肌群的放鬆,適時增加伸腕肌伸展運動(圖二)與漸進式肌力強化訓練,可以減少反覆發作。由於旋後肌常過度緊繃,適度減少反覆抓握與手臂上下翻轉,並強化二頭肌來代替作工,對症狀亦有幫忙。




門診時段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下肢疼痛問題的新解方-超音波導引注射!

 
作者:徐幼鈞

下肢疼痛、酸軟、乃至角度受限是復健科門診隨處可聞的主述。這些問題從外傷性的因素、肌肉肌腱撕裂傷等,乃至退化性關節炎都應當被考慮。然而神經夾擠症其實並不少見,易造成反覆發作以及活動困難乃至工作生產力的下降,但卻容易被忽略。

案例分享


黃太太抱怨膝蓋後側疼痛,尤其是蹲下時,膝蓋後側疼痛常使她站不起來,而過長時間的直挺挺地站立也會誘發此一症狀。而其他的活動如正常行走、登階並不影響,這令她覺得困擾,並大大地影響她的生活品質。

就診後,在排除外傷性因素且X光僅輕微退化的情況下,復健科醫師利用超音波完整檢查膝蓋後,於坐骨神經、脛神經與總腓神經處有明顯腫脹與疼痛,故經建議下以超音波導引進行上述神經的解套治療。於數次療程結束後,症狀明顯緩解。以下影片是總腓神經解套治療。




隨著超音波掃描的技術與機器的發展日趨成熟,軟組織超音波已成為診斷與治療骨骼肌肉關節與軟組織損傷的最佳利器。專精此道的復健科與疼痛科醫師雖仍稀有,但因此方式確實可以幫助醫師達到更明確的診斷,輔助進行注射治療,故成為目前學界的主流。

徐幼鈞醫師指出,慢性疼痛伴隨的神經夾擠、嵌壓和發炎,可有效地利用神經解套術改善疼痛。然而徐醫師提醒大家,於導引注射後,病人需要配合運動治療減少疾病復發,教導病人下肢肌力訓練,以減少疼痛再次發生。

徐醫師亦表示,目前常用的超音波引導治療的項目有很多,可以根據病人於超音波底下的發現,給予適當的注射處方。於急性期或大發炎期,可以斟酌情況給與少量類固醇注射,而亞急性或慢性期,則給予多次葡萄糖增生療法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較為適當,並輔以階段性運動調整與強化,促進組織修復,改善疼痛,方能減少復發,降低失能。



門診時段



衝刺後的大腿後側疼痛:易被忽略的膕旁肌受傷?


作者:徐幼鈞

大腿後側肌群的鍛鍊常常被忽略,但其重要性卻不亞於前方的股四頭肌群。它們與股四頭肌協同作用來穩定膝關節,行走、上下樓梯、蹲站等都需要它們的幫助。若大腿後側肌群有撕裂傷,病人可能有行走困難、坐立難安、運動表現下降,也易被誤認為是坐骨神經痛而延誤治療。

案例分享


胡小妹是競技啦啦隊員,一個月向前踢腿過頭後,感覺右大腿內後側緊繃疼痛,上下樓梯、蹲站動作有困難。雖經局部按摩、熱敷和藥布使用,而疼痛依舊。因比賽在即,遂來門診求治。復健科醫師執行軟組織超音波檢查發現半膜肌部分有新舊交雜的撕裂傷(圖一),經討論後採超音波引導注射治療、休養與復健,症狀才逐漸緩解。




大腿後側撕裂傷分成兩類型,第一類是股二頭肌的肌肉肌腱交界處撕裂傷,常見於快跑後的大腿後側疼痛的病人;第二類是近端半膜肌撕裂傷,主因是跳舞或踢腿等動作後發生,於滑雪與競速游泳愛好者也不少見,屬於肌肉被過度拉長所造成的撕裂傷,需要更久的康復時間。

除運動員外,臀肌無力、久坐族群、臀部大腿後側緊繃者,也可能因瞬間起身、前彎腰或跳躍而造成受傷,此時用滾筒按摩或拉筋運動無法改善疼痛,反而易加劇症狀。軟組織超音波可以幫助復健科醫師,判斷是否有肌肉撕裂傷,受傷的位置與嚴重程度,並適時調整治療項目。

輕微大腿後側肌群撕裂傷除局部熱療、雷射之外,可考慮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治療;嚴重的撕裂傷可評估施打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以加速組織修復。嚴重大面積裂傷者,除了血水抽除外,可能要評估轉介手術修補。無論是輕微或嚴重受傷,漸進式的復健運動都須包含大腿後側伸展、臀肌強化和下背肌強化(圖二),復健目標是讓病人盡早回歸日常生活,甚至回歸運動場。




自由時報醫療版文章連結

門診時段



前進甲子園的阻礙_少棒肘


作者:徐幼鈞

甲子園曾是許多棒球少年少女心中的殿堂。然而,過度投球、對肘關節負擔較大的投球方式、不正確的投球姿勢等,都可能引起肘關節內側疼痛、腫脹,肘內側不穩定感,甚至角度受限,這些都是少棒肘可能的表徵之一,可能讓棒球夢破滅。

案例分享


王小弟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打棒球,進入國中棒球隊當投手,採低肩側投。最近幾個月投球時,右肘內側有疼痛和不穩定感,合併投球精準度下降、球速下降,適時的冰敷和伸展運動並不能完全解決症狀,遂至復健科就診。

醫師評估後利用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發現尺側副韌帶前束有撕裂傷(圖一),X光也顯示內側肘上髁有扯離性骨折,經討論後決定給予超音波引導增生治療,合併屈腕肌強化運動,促使症狀逐漸改善。




青少年的運動傷害與成人不盡相同,原因是青少年生長板未癒合,骨頭相對成人脆弱,容易發生扯離性骨折,也易傷到生長板。

少棒肘以投手最為常見,因為在投球的加速期(accelerating phase),肘內側外翻壓力最大,此時若因疲勞、虛弱或姿勢不正確導致外展不到90度,很容易造成尺側副韌帶前束受損。長期反覆投擲運動合併尺側副韌帶損傷、鬆弛,肘內側容易有不穩定感,甚至更進一步造成肘外側橈骨和肱骨擠壓而產生疼痛。

治療的第一步是減少過度投擲、調整投擲姿勢,穩定維持肩膀角度,同時加強肘內側屈腕肌群的訓練(圖二),以減少外翻力矩與受力,增加穩定度。更進一步,可考慮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治療,或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加速韌帶修復機制,減少肘外翻變形、退化性關節炎,或橈骨軟骨損傷的機會。




復健科醫師建議要及早復健治療,一旦已經從肘內側疼痛演變成外側疼痛,就要小心分離性骨軟骨炎,有可能嚴重到需要手術介入才能痊癒。



門診時段




著裝的疼痛與外側大腿麻木:股外側皮神經發炎


作者:徐幼鈞

髖部外側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股骨大轉子滑囊炎、臀中肌肌腱病變、臀小肌肌腱病變、退化性髖關節炎、股直肌肌腱炎、彈響髖等原因,也可能是腰椎神經壓迫的遠端轉移痛。然而有些病患常抱怨的症狀是大腿前外側上方三分之一疼痛,尤其是坐姿起身和足部蹬地前進時容易發作,甚至穿著衣物時碰到就不舒服,常伴隨麻刺感,乃是典型的股外側皮神經發炎。

案例分享

何先生最近幾個月感到反覆右側髖關節外側疼痛,走路和爬樓梯會加重疼痛,輕觸大腿前外側上方皮膚就會引發不適感,甚且會向上與向下延伸到右下腹與大腿中段。口服消炎止痛藥與局部藥布貼覆只能達到部分症狀緩解,何先生遂來復健科求治。

在排除其他潛在問題後,發現輕敲會呈現麻痛的位置接近前髂上嵴,經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發現,右側外側股皮神經腫脹,局部按壓可以再現症狀。經與患者討論後以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治療(影片),再配合復健與生活習慣調整,症狀逐漸改善。




股外側皮神經發炎比較容易發生在懷孕、大腿與下腹肥胖者、喜歡穿著緊身褲、反覆深蹲動作、盤腿或習慣於皮帶上掛大串鑰匙及工具的人。因為股外側皮神經會繞過前髂上嵴,並進入擴筋膜張肌和縫匠肌之間的筋膜層(左圖),若在前髂上嵴處反覆地磨擦壓迫,則容易導致神經發炎,造成病人走路和爬樓梯疼痛。

復健科醫師建議病患除了復健儀器治療之外,應減少穿著緊身褲、盤腿或緊繫皮帶的習慣,必要時需要減重,減少局部脂肪堆積造成的壓迫。肌力訓練的部分須加強臀外展外轉肌群訓練(右圖),並放鬆擴筋膜張肌,方能減少復發,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門診時段



肩頸疼痛成因多元_超音波導引「解套」


作者:徐幼鈞    

肩頸酸痛、緊繃、頸部活動受限是復健科門診常見的主述,有些痠痛感甚至會延伸到頭部造成頭痛,或延伸上背部導致膏肓痛,但疼痛成因多元,除了扭傷拉傷、頸椎退化、肌筋膜疼痛症等原因外,「神經夾擠症候群」也是可能病因之一,會導致反覆發作、肌肉緊繃、頭痛,可說是患者的夢魘。

案例分享


陳老太太肩頸痠痛多年,合併右側後上背緊繃,於轉頭和頸部側彎時容易產生疼痛,即使服用肌肉鬆弛劑和消炎藥,也只能達到部分緩解,偶爾會同時合併頭痛和膏肓痛,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經醫師利用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上背部疼痛緊繃處適逢脊椎副神經、背側肩胛神經經過,神經稍微腫脹合併顯著壓痛與隱傳痛,屬於肌筋膜疼痛症合併神經夾擠症候群,建議以超音波導引進行神經解套注射數次後,症狀明顯緩解。(影片)




「神經夾擠症候群」(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是指神經因為被夾擠而產生的疼痛、麻刺感、甚至是無力或感覺異常等表現,發病原因很多,以陳老太太為例,可能是長期姿勢不良、曾經有外傷病史,而不當背負重物或者按摩也可能造成神經與相鄰的肌肉受傷;這類患者可能同時有頸部椎間盤突出、骨刺增生造成的頸神經根壓迫症狀,進而產生長期的肩頸痠痛。

目前可透過精準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診斷神經夾擠症候群,再利用神經解套注射(Nerve Hydrodissection)改善疼痛、減少神經壓迫,醫師會視病程採取注射低濃度葡萄糖、少量類固醇、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術等。倘若反覆發作,則肌筋膜疼痛症或並存的其他問題則必須要仔細排除,可以考慮針對激痛點進行乾針或震波治療,同樣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相關治療後,病人都需要配合運動調整與強化,減少上斜方肌與胸小肌過度緊繃,加強菱形肌與下斜方肌的鍛鍊(如圖),同時也要檢視日常生活的危害因子,不要長期低頭工作、使用手機,適時調整生活習慣,以促進組織修復,改善疼痛,方能減少復發,降低失能。




自由時報醫療版文章連結

門診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