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淺談頸椎神經壓迫與治療

作者:徐幼鈞

鄧先生數年前有頸部痠痛與左手麻痛的現象,已嘗試復健運動、徒手治療與頸椎牽引,雖有改善但只要低頭工作一陣子就容易再度誘發。經頸椎磁振造影檢查後發現,頸椎第五六節有椎間盤突出並壓迫左側第五神經根。雖然有醫師建議可以進行人工椎間盤置換術,但他實在感到惶恐。最後鄧先生選擇先以超音波導引注射的方式,治療腫脹的頸椎第五節神經根,同時以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突出的椎間盤(圖1),症狀得到良好的緩解。



臨床上,頸椎椎間盤突出合併頸椎神經根壓迫非常常見,病患可能有脖子疼痛、轉頭困難、單手或雙手麻痛悶脹,也常會有電流流竄的不適感。適度的熱療、電療與牽引有機會減少椎間盤和骨刺的壓迫,在診斷正確下其實是相當有效的治療選擇。如果是肌肉過度緊繃與嚴重的肌筋膜疼痛症,乾針治療與增生治療的效果也相當優異。

針對神經根與椎間盤突出的問題,以高解析度超音波進行導引能大幅度提高注射安全性與精準度,再搭配適當的藥劑選擇,比如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或羊膜萃取物,可以作為手術前最後的保守療法。倘若上肢肌肉有明顯無力與萎縮現象,需明確考慮手術治療以及人工椎間盤置換術。

偶爾會遇到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效果不如預期,或者數年後因手術部位的上下節神經也出現壓迫症狀。由於此時傳統儀器治療被視為禁忌症,而周邊的組織沾黏與疤痕增生則會使得體表定位注射的方式變的危險與困難,所以超音波或放射線定位下的神經阻斷術或解套術,在審慎的消毒與定位下會更為重要。

總而言之,每個人都應該及早注意姿勢與調整習慣,減少長期不良姿勢導致肌肉緊繃而壓迫神經。無論增生治療、神經解套術、椎間盤注射後,皆需要後續的徒手運動治療介入,方能減少復發。

自由時報醫療版文章連結:頸椎神經壓迫麻痛 超音波導引注射緩解

門診時段

2023年5月7日 星期日

2023/05/6-7 肌肉骨骼系統超音波工作坊

 這次徐醫師擔任髖關節肌肉骨骼系統的講師,
講解內容是前側髖關節、彈響髖、大轉子疼痛與肌腱病變、臀部肌肉、膕旁肌肌腱,
在教學的同時,徐醫師也學到很多😁😁😁






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運動殺手 前十字韌帶撕裂傷

作者;徐幼鈞

膝蓋是最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關節之一,舉凡韌帶撕裂傷、肌腱受傷、膝關節炎或滑囊炎,都可以造成活動受限,其中以前、後十字韌帶最為大眾熟知。前十字韌帶撕裂傷相對於後十字韌帶不易自己修復,容易合併內側副韌帶和內側半月板破裂,造成關節不穩定與後續早期退化,嚴重程度比較高,故急性期常需要考慮安排手術治療。

案例討論

王先生熱愛籃球運動,某次灌籃後,在彎曲角度不足的狀況下,左側膝蓋伸直著地。瞬間有聽到疑似裂傷的聲響,膝蓋瞬間無力,不太能起身走路,膝蓋腫脹疼痛。返家後他先冰敷、抬高與護膝固定數天,局部藥布貼敷消腫。然而左膝仍不穩定感,於上下樓梯時會酸軟疼痛,遂來復健科求治。

X光檢查確定沒有骨折後,以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膝蓋內有大量血水,前十字韌帶腫脹(圖1),合併內側半月板破裂。經討論後,先將血水抽除,再以予自體血小板血漿治療十字韌帶數次,並輔以漸進性運動指導,強化膝關節平衡感與本體感覺的訓練,左膝的不穩定感與疼痛才逐漸減輕。



前十字韌帶是膝關節內部連接股骨和脛骨的韌帶,主要減少膝蓋彎曲伸直時的脛骨過度前移。受傷常見的原因是不當地跳躍合併扭轉,落地時膝蓋彎曲角度不足,導致過度拉扯前十字韌帶。在籃球、美式足球、與田徑的跨欄運動尤為常見。

急性期應使用護膝固定、冰敷,待腫脹減少且可以勉強行走後,病患會發現膝蓋不穩定,反覆關節積水、上下樓梯時疼痛不適,放任不理的話,長期較容易罹患早發退化性關節炎。前十字韌帶的治療會根據撕裂傷的嚴重度而不同,輕度扭傷可使用深層熱療、電療,並配合運動訓練;部分撕裂傷可考慮自體血小板血漿或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治療;若是全部斷裂,且合併有半月板損傷,則需積極評估是否手術重建。

自由時報醫療版文章連結:運動殺手 前十字韌帶撕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