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0月6日 星期三

腕隧道症候群_正中神經夾擠症

 作者:徐幼鈞

腕隧道症候群常見於女性,有一半的人雙手都有症狀,其中以慣用手,或是病患有反覆手腕動作、使用震動機器的那一手比較嚴重。有些慢性疾病患者也相對容易合併腕隧道症候群,例如:糖尿病、甲狀腺低下、類風溼性關節炎、肥胖、痛風等,也相對自發性腕隧道症候群(idiopathic) 更困難治癒,容易反覆發作。

黃小姐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近兩個月感到右手食指和中指有麻刺感,有時會覺得木木的,手指尖的感覺變得遲鈍,抓握力和手指靈活度並不受影響。最近黃小姐覺得麻刺感發生的頻率增加,數次夜晚會被麻醒,甩手一下可以減輕(flick sign),白天使用滑鼠和騎摩托車皆會誘發麻刺感,因為擔心有神經或其他毛病,遂來復健科求治。

理學檢查發現雙手腕屈曲、手背相碰30秒(phalen test)內可以誘發麻刺感。神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正中神經有明顯腫脹(圖一),附近並無明顯沾黏或發炎現象。




經討論後,給予超音波導引正中神經解套治療(圖二)數次後,病人的麻刺感幾乎消失!




腕隧道症候群的典型表現是橈側三指半麻痛,魚際肌的感覺正常,嚴重者會產生魚際肌萎縮。腕隧道症候群也是常見的一種職業傷害,故治療的第一步是相對休息、給予護具、減少反覆手腕動作和震動。物理治療儀器可以考慮蠟療、電療、雷射治療,以改善正中神經附近的肌腱腫脹,減少神經受壓迫。

若症狀仍無法改善,神經肌肉電學檢查發現正中神經病變是中重度,表示已有明顯神經損傷,嚴重影響下游支配的肌肉,可以給與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治療或是高濃度血漿注射治療,直接讓正中神經「減壓並修復」,減少持續壓迫、缺氧而導致神經損傷。

若上述治療皆無法完全改善,醫師需評估是否有其他合併的疾病,例如頸椎神經壓迫、肌筋膜疼痛症、周邊神經病變等,甚至需要轉介手外科進行腕隧道手術減壓。


門診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