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

媽媽手

作者:徐幼鈞

身為一個重操舊業的哺乳媽媽,我非常可以同理哺乳容易發生的一切骨骼肌肉疾病,例如;媽媽手、肩頸症候群、肌筋膜疼痛症,甚至懷孕期間出現的腰酸背痛、薦髂關節疼痛、恥骨聯合區域疼痛等,都增加孕產婦回歸孕前生活和職場的難度。

其中,媽媽手真的與擠奶、抱小孩的動作有關,這些動作皆需反覆彎曲伸展大拇指的掌腕關節,而擠奶更合併捏、加壓的元素,更增加了掌腕關節的壓力。

案例分享


王太太已哺乳三個多月,近日發現左手大拇指到橈側手腕有發熱、腫脹、疼痛的現象,捏和抓握的動作容易誘發疼痛,她上網搜尋文章後認為是媽媽手,有給予冰敷和簡易護具,疼痛部分緩解,但容易反覆再發,不料到幾日後右手也有相似的症狀,王太太只好尋求復健科醫師的幫助。

理學檢查發現雙側的握拳尺偏測試(Finkelstein test)皆陽性,超音波檢查發現雙側的伸拇指短肌腱鞘腫脹合併發炎(圖1),上下交叉的位置並無明顯積水或發炎,故診斷為雙側媽媽手。




仔細與病人討論後,了解類固醇的局部作用與效果,便先執行左側超音波導引類固醇注射(影片),一周後症狀幾乎全部消失。




媽媽手的治療在初期可以使用固定拇指掌腕關節、腕關節的護具,同時搭配熱療、電療和雷射等儀器減少發炎,達到止痛效果。若不喜歡穿戴護具的病患也能使用貼紮治療(圖2),找出外展拇長肌、伸拇指短肌的位置,並將其擺在伸展位置,給予抑制性的治療,也能達到舒緩止痛的療效。




若病患已經嘗試上述方式,仍然效果不彰,可以接受超音波導引類固醇注射,尤其是正在發炎的媽媽手,效果奇佳!但在注射之前,醫師需告知哺乳的患者,類固醇會使乳汁分泌短暫減少,但並不需要停止哺乳,目前並無類固醇藉由乳汁影響嬰兒的研究。

超音波導引局部注射類固醇可以減少過多類固醇使用,達到精準且有效的治療。病患有任何問題都能詢問復健科醫師。


門診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