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壓力大到生皮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治療

作者:徐幼鈞

以往小朋友常見的水痘問題,在疫苗普及化後,已大幅減少發作比例。然而發作在成年人身上紅疹、水泡、皮膚疼痛等症狀,卻時有耳聞。只要曾經感染過水痘病毒,當人體免疫下降時,原本躲在神經節內的「不活化」水痘病毒便會被誘發。它會沿著受侵犯的神經,在它的支配範圍產生水泡和劇痛,常為帶狀或片狀出現,所以稱為帶狀泡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

案例分享

疫情後,王女士日夜加班拚業績,又操持家務,壓力甚大。近日覺得右側腰腹疼痛,出現水泡紅疹。本來以為是青春痘,但擦了藥膏後更痛,而且抓傷後範圍還會擴大。經皮膚科診斷帶狀皰疹後,雖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與消炎止痛藥,但數週後疼痛並沒有隨著皮蛇消失而減輕。

針對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區域,由專業醫師於超音波定位下執行相應的肋間神經阻斷術(圖1),疼痛終於消失。


引發皮蛇的危險因子包含壓力大、免疫力低下、高齡者。一般口服與局部塗抹抗病毒藥物成效良好,出現的紅疹和水泡多數約2-4週即可痊癒。然而發作期間,受水痘病毒侵犯而損傷的神經會造成劇烈疼痛,可能有針刺感、燒灼感,有時輕輕觸摸、吹到風,也會誘發疼痛。多數患者疼痛也會隨疹子不見而舒緩,但部分個案可能持續疼痛數個月到數年,讓病人痛苦不堪。

針對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治療上可採取口服藥物、維生素B和經皮神經電刺激、雷射等復健治療。倘若成效不彰且仍然劇烈疼痛者,可以考慮依發作區域,比如肋間神經或顏面處的三叉神經,執行數次神經阻斷術,一般會取得良好緩解效果。

此外,皮蛇並不會終身免疫,很常會復發。要減少帶狀皰疹的發生和神經痛,最重要的是增強免疫力,適當休息、運動、均衡飲食,皆有所助益。

自由時報醫療版文章連結:皮蛇痊癒仍劇痛 神經阻斷術可緩解

門診時段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新書_肌肉疼痛

感謝 亞洲大學復健部主任 周立偉教授的邀約,

徐醫師有幸能協助撰寫教科書_肌肉疼痛👏👏👏,
第35章 肌肉與神經疾患的進階超音波導引注射,

內容涵蓋所有徐醫師之前投稿自由時報的文章和臨床經驗,
很榮幸能跟大家分享💗💗💗💗💗

今日終於拿到實體書💕💕💕💕💕💕💕
對於有疼痛治療有興趣的朋友,或是想知道自己可能是
哪種疾病、可以怎麼治療的病人,都可以翻閱喔😁😁😁




2022年12月7日 星期三

膝蓋內側痛不停:半月板撕裂傷

作者:徐幼鈞

凡是膝蓋疼痛、腫脹、蹲下困難、關節卡卡或活痛時有喀啦聲,往往是膝蓋退化和軟骨磨損。然而,關節內除了股骨的軟骨外,內、外側半月板(圖1)也共同承擔膝蓋的壓力,常是最一開始也最主要的疼痛源。


案例分享

黃太太是私房景點的箇中高手,熱愛爬山、尋幽訪勝。近日覺得雙膝內側疼痛、彎曲困難、蹲不下去,上下樓梯都明顯無力。剛開始還能靠口服止痛藥、護膝使用和貼藥布來止痛,但症狀仍日益明顯。

在復健科醫師診視下,X光有退化現象,在超音波檢查下發現內側半月板破裂、副韌帶撕裂傷、與關節腔積水。經建議後,先將積水抽吸乾淨,輔以羊膜絨毛膜異體移植物高濃度血小板血漿,進行周全的注射,遂能蹲下和盤腿,也不再積水腫脹,疼痛大幅減緩。

半月板破裂是常見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合併症,風險因子包含年紀、體重過重、長期負重、反覆彎曲膝蓋或外傷。長時間蹲著做家事、體力勞動者、運動員都是高風險族群。治療上,建議可先以電療、超音波、短波等治療,進一步再合併適當地注射治療。目標著重在半月板的修復,減少膝關節面的壓力,降低軟骨磨損的機會。

在復健與注射處理的同時,病患應在疼痛可接受的狀況下,進行漸進式股四頭肌和膕旁肌的訓練。年長者可以單膝伸直數秒後放下,進階可以雙膝夾球抬腿(圖2)。


年輕或運動強度高的族群可以增加整體下肢動力鏈的訓練,例如硬舉可鍛鍊下背肌群、股四頭肌、臀肌,連上半身的胸腹肌、手臂的肱二頭肌、三頭肌皆能強化。於行走或運動時,應選擇低衝擊性且平坦的環境,比如操場,才能避免傷害的累積。妥善地配合復健、運動合併注射治療才能真正增加膝關節穩定度,解決半月板的不適。若保守治療無法改善,則考慮進行手術修補或膝關節的置換。

自由時報醫療版文章連結:膝蓋內側痛不停 當心半月板撕裂傷
進階閱讀;

門診時段

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2022神經肌肉骨骼系統超音波工作坊講師

 2022/12/3-4  神經肌肉骨骼系統超音波工作坊

徐醫師有受邀擔任頸椎的講師喔😍😍😍 
講解的內容是頸部神經根、臂神經叢、背側肩胛神經、長胸神經、頸神經叢。
講師們也分享許多臨床經驗,知道各種神經壓迫的表現與成因,以及如何給予
病患最恰當的治療💪💪💪

每年參加超音波工作坊都能夠充實自己💯
這些經驗都是徐醫師的養分,幫助徐醫師更能改善病人的疼痛喔💪💪💪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容易酸痛的椎管狹窄與小面關節退化

作者:徐幼鈞

腰酸背痛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擾,可以是椎間盤突出、腰椎小面關節退化、椎管狹窄、或神經根壓迫所造成。其中椎管狹窄造成的不舒服容易使人直不起腰、無法順利從坐姿起身,病人習慣讓腰向前彎曲來減輕疼痛,長期容易呈駝背姿勢。

王老先生喜歡去公園快走,近日坐姿起身容易引發腰痛,腰部彎曲雖可緩解疼痛,但左、右側傾或旋轉也會酸痛。他漸漸地他發覺雙腳肌力下降,本想增加快走的時間來鍛鍊,沒想到每走約5分鐘就需要停下休息,雙腳有脹痛、緊繃和麻刺感,休息一下後又可以重新開始。

在心臟科醫師診斷周邊血管沒有阻塞後,由復健科醫師評估後確認是椎管狹窄合併神經跛行的表現,並有小面關節退化。他在接受超音波導引之尾骶骨注射治療(圖一)




與小面關節注射後(圖二),相關症狀便大幅度的改善。




退化型的椎管狹窄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磁振造影常有椎間盤突出、小面關節骨贅生物、黃韌帶增生等表現,導致椎孔狹窄。典型的表現是下背痛容易在腰椎後仰時被誘發,前彎會比較舒服。而神經性跛行是在行走一段時間後產生下肢不舒服症狀,常合併有無力的表現,彎腰或停下來休息可以得到緩解。

對於神經性跛行,醫師可以執行超音波導引之尾骶骨增生治療,讓低濃度葡萄糖水浸潤以達到穩定神經,減少下肢脹、痛、緊、麻的效果。對於難治療的個案,也可改用純液態的類固醇進行注射。

下背痛的部分可以教導病人腰椎放鬆運動(圖三)。



並針對局部退化疼痛的結構進行增生療法,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來治療患處,患者同時須配合核心肌肉的鍛鍊(圖四)來增加腰椎穩定度。於嚴重椎管狹窄且治療效果不彰的病人,若有明顯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下肢肌張力改變與萎縮,則須及早接受外科手術。





門診時段

究竟是大雞慢啼?還是發展遲緩?

 
作者:徐幼鈞

小朋友是家長沉重又甜蜜的禮物。然而每個小朋友的發展速度皆不相同,有九個月大就會扶著走,也有超過一歲才會叫爸爸媽媽。有鑑於此,家長需要持續觀察小朋友的發展,適度和同儕比較,倘若懷疑遲緩,要及早評估和安排早期療育的介入。

案例分享


一歲半的張小弟很少說話,不喜歡跟其他人玩,也不喜歡眼神對視。照顧的奶奶表示弟弟近一個月才開始有單音”爸”的聲音出現,但沒有發出過”爸爸”的疊音,而且不一定是真的要找爸爸。弟弟可以坐著玩玩具但仍站不穩。

雖然鄰居都認為這是「大器晚成」,但復健科醫師評估後,認為動作、語言和社會互動均有遲緩的現象,需在具有早療聯評中心的醫院安排進一步物理、職能、語言、和心理聯合評估,於確定發展程度後開始及早訓練。

發展遲緩是指未滿6歲的孩童,在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理解和表達、社會心理等領域有一種或多種相對同齡孩童落後的現象。想快速判斷的家長,可以利用兒童健康手冊的兒童發展圖示,協助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疑似動作或語言遲緩,若發現任一領域明顯落後,應盡速找復健科醫師評估。(簡易動作發展與語言認知發展里程碑如下圖)






發展遲緩大部分的成因不明,已知的多與基因和環境相關。例如有無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異常、基因缺失、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或缺乏環境刺激、曾有腦外傷、有受過兒童虐待等。於早期療育治療上,依各醫療院所的組成和專精,可以針對不同領域的遲緩為孩童量身訂做,適度地進行物理、職能、語言或心理治療。

除兒童接受治療,各大醫院復健科也常針對家長提供親職講座,給予居家練習與互動的建議。對寶寶來說,愈早開始早期療育,進步的空間愈大,有機會讓多數的孩童逐漸追上同年齡層的表現,也才能減少未來發展成學習障礙的可能性。


門診時段




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教科書_肌肉疼痛的作者群之一

感謝 亞洲大學復健部主任 周立偉教授的邀約,

徐醫師有幸能協助撰寫教科書_肌肉疼痛👏👏👏,
第35章 肌肉與神經疾患的進階超音波導引注射,

內容涵蓋所有徐醫師之前投稿自由時報的文章和臨床經驗,
很榮幸能跟大家分享💗💗💗💗💗

今日終於拿到實體書💕💕💕💕💕💕💕
對於有疼痛治療有興趣的朋友,或是想知道自己可能是
哪種疾病、可以怎麼治療的病人,都可以翻閱喔😁😁😁



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

越躺越僵硬的薦髂關節炎

作者:徐幼鈞

薦髂關節是薦椎和髂骨相接的關節,與恥骨聯合共同穩定骨盆。薦髂關節承接從腰椎傳遞的壓力,也吸收來自髖部與下肢的衝擊,其關節面與關節內亦有許多韌帶和筋膜連接,幫助穩定關節與傳遞本體感覺。故薦髂關節疼痛的範圍可以上至腰部、下至後大腿,甚至有麻刺痛的主觀感受。

案例分享

施先生近半年來發現雙側腰椎與臀部疼痛,無法靠休息緩解,但稍微活動可以減輕疼痛。他同時有晨間僵硬,有時候在清晨會因痛而中斷睡眠。雖然已先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和束腰,但成效不彰且影響生活,趕快到門診求治。

理學檢查發現髖部外展外轉姿勢會誘發疼痛,X光呈現早期薦髂關節炎,超音波檢查發現薦髂關節有滑膜增生,而超音波探頭經過關節表淺處會誘發麻刺感。經討論後施打類固醇至薦髂關節內(圖1),並以神經解套注射處理淺層筋膜處的臀上皮神經夾擠症,並於症狀改善後轉介至風濕免疫科更進一步檢查與藥物調整。


薦髂關節是僵直性脊椎炎最早發作的部位,再逐漸往上侵犯至腰、胸和頸椎。部分患者會合併周邊關節炎,以跟腱著骨點處最常被提及。檢查可能發現脊椎活動度與胸部擴張度下降,且多數患者抽血時HLAB27會呈現陽性反應。正規的風濕免疫科藥物使用與追蹤非常重要,薦髂關節疼痛處理則由復健科醫師協助。

除短波、微波、深層電療等物理治療外,急性期可給予超音波導引類固醇注射治療,直接減少關節發炎與破壞。慢性期或非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可評估給予關節玻尿酸、高濃度葡萄糖水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

因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骨折的機率是一般人的近十倍,建議避免身體衝擊型的運動,並加強背部伸肌強化與深呼吸運動,執行胸肌、髖屈肌群(圖2)的伸展運動。


也要針對下背肌(圖3)進行伸展,以減少攣縮的發生。



徐幼鈞醫師11月份門診時段

這是徐醫師11月份的門診時段
需要找徐醫師治療的民眾,再煩請注意時間💪💪💪

11月19日下午員工聚餐,全院休診
11月26日選舉日,全天休診
11月的周六診只有19日喔,住比較遠的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以下是順新復健科診所的門診時段




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

顏面神經麻痺:早期治療效果佳

作者: 徐幼鈞

顏面神經麻痺是最常見的面部神經疾病!往往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免疫系統弱化而找上門。病患常因突然地流口水、嘴角下垂、眼睛閉不緊,誤以為是腦中風而恐慌。其實此種周邊神經病灶和源自於中樞的中風表現不太一樣,及早治療可以加速復原。

案例分享

辜先生最近工作繁忙、時常加班熬夜、飲食也不規律。有天早上照鏡子發現右臉下垂、眼睛閉不緊、且嘴角下垂,但手腳又沒有無力的狀況。驚嚇之餘,火速前往就醫。復健科醫師理學檢查發現右側眉毛上抬無力,右側嘴角無法閉闔,診斷是顏面神經麻痺(圖1)。


在適度的熱療、肌肉電刺激和雷射等復健治療,同時安排數次個別的肌肉按摩與運動治療,他慢慢恢復右臉動作,近乎無不對稱的表現 。

顏面神經麻痺的成因目前不明,一般認為和病毒感染有關。大約8成以上的病人可以完全恢復,但仍有少數個案會殘存臉部肌肉無力。急性期應先短期吃類固醇與高單位維生素B,並配合復健。熱療可以增加臉部血循,減少纖維化,而電療可以刺激麻痺的肌肉收縮,減緩肌肉萎縮。

臉部的按摩和主動運動是利用對稱性的肌肉動作,誘發患側肌肉收縮,減少日後表情上的不自然。居家運動可做抬眉毛(做出抬頭紋)、皺眉、緊閉雙眼,嘟嘴吹氣、鼓起雙頰的動作,讓病患早日恢復自主臉部動作。建議個案睡覺時要戴眼罩和點眼藥水,防止眼睛過度乾澀,而出現角膜潰瘍的狀況發生。

若上述治療後,仍有明顯症狀遺存,可在高解析度超音波導引下,以增生療法、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維生素B、或適量類固醇來進行神經注射(圖2),以改善症狀。國外有學者發表過急性期就進行介入性治療,也有機會縮短治療時程。總而言之,多管齊下的治療方式,並減少身心壓力,是治療的不二法門。


門診時段



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隱藏在五十肩底下的病灶: 腋神經夾擠症

作者: 徐幼鈞

粘黏性關節炎(五十肩)又稱為冰凍肩,好發於40-60歲族群。病理學下可見肩關節囊發炎導致沾黏,使關節活動度受限,造成生活不便、穿脫衣困難,甚至睡覺都要避免壓迫患側。然而有些病患沒有角度受限,而是反覆三角肌區域疼痛,甚至抬手就痠痛無力,要小心腋神經夾擠症!

案例分享

林太太右肩疼痛數月,最近發現穿內衣和擦屁股的動作有些困難,右手往前、外側抬高會劇烈疼痛與無力,且疼痛會延伸到手臂外側或肩膀後側。在醫師指導下,自己練習以身體斜靠於牆壁做爬牆運動一陣子後,角度顯著進步但疼痛無力依舊,只好再度來求診。

復健科醫師評估後,診斷為腋神經夾擠症,超音波檢查發現關節囊增厚,且腋神經於四角間隙的位置有明顯壓痛(圖1)。經超音波導引關節囊擴張腋神經解套術合併治療後,持續物理治療、肩關節鬆動術、與居家鍛鍊,才終於解除症狀。


冰凍肩分為三個時期,應根據病人的階段給予不同治療:
疼痛期以止痛為主,除口服藥物外,可以超音波導引注射類固醇於關節囊內以減少發炎。
漸凍期以改善肩關節活動度為目標,除儀器治療、爬牆運動、毛巾操(圖2)外,可執行關節囊擴張術合併關節鬆動術來增加角度。
解凍期的治療方式以運動指導為主,調整關節動作。



腋神經由前往後,走行於下肩盂關節囊表層,從後方的四角間隙穿出,繞回來支配小圓肌與前中後三角肌。除發炎肥厚的關節囊本身壓到神經外,五十肩造成不正確的肩關節動作也使神經於四角間隙處被肌肉壓迫,進而表現出三角肌和小圓肌疼痛。利用垂直肌肉走向的方式按摩,可以放鬆小圓肌(圖3)。



所以,五十肩合併腋神經夾擠症的比例甚高,也容易被忽略,我們需要同時處理關節與神經夾擠,才能徹底改善疼痛。

門診時段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徐幼鈞醫師10月份門診時段

這是徐醫師10月份的門診時段
週一下午、週二上午新增順新復健科看診,
週四下午改為胡鈺薇醫師,
需要找徐醫師治療的民眾,再煩請注意時間💪💪💪

10月10號的下午和晚上有看診喔
10月的周六診只有15月22日喔,住比較遠的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以下是順新復健科診所的門診時段



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

有苦難言的痛,淺談顳顎關節障礙

作者:徐幼鈞

顳顎關節是連接頭顱、下巴(下顎骨)的關節。它乍看不起眼,但舉凡講話、咀嚼、表情活動都會與此關節有所連動。當我們張開嘴巴時,可以在雙邊耳朵前側感受到骨頭之間的活動,此即顳顎關節(圖1)。若出現開闔不順、張嘴與咀嚼疼痛或喀拉聲,嚼食較堅硬的食物會感到疼痛,很有可能罹患顳顎關節障礙。


案例分享

陳小姐最近發現刷牙時會張嘴困難,張口時下巴偏右,吃東西時顳顎關節有喀拉聲,連睡覺時壓到都會疼痛。牙科檢查發現牙槽有磨損且咬合不對稱,給予咬合矯正器後得到部分改善。為求更加進步,在病友介紹下前來復健科求治,再經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並配合徒手矯正治療後,疼痛遂得到大幅改善並已能正常飲食。

顳顎關節障礙會使關節盤受到擠壓,不當的咀嚼動作還會造成周邊韌帶受損以及鄰近肌肉發炎。可能會連帶導致張口不對稱、張口咀嚼疼痛有喀拉聲,甚至誘發頭痛。危險因子如外力撞擊、長時間咀嚼口香糖、喝珍珠奶茶、喜歡咬硬質食物、夜間磨牙、咬牙切齒的人,也與生活壓力和情緒緊張相關。所以顳顎關節障礙的治療往往需要整合牙科、復健科和身心科一併介入。

治療方式除了咬合板矯正之外,可以熱療、電療、雷射治療放鬆咀嚼肌,合併徒手治療和筋膜放鬆,同時改善上背和頸部過緊的肌群。若前述的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在精確的定位後執行葡萄糖增生治療、自體血小板血漿、或適量類固醇注射,來治療關節與周圍的韌帶。

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很重要,應當減少咀嚼太硬的食物比如堅果、甘蔗、冰塊,嚼口香糖或張口太大也該減少,並交替兩側咀嚼。另外應當以藥物或情緒抒發來減少身心緊繃,從而改善夜間磨牙的情形,以根本解決問題。

自由時報醫療版文章連結:顳顎關節障礙 有苦難言有口難嚥

門診時段



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八月的膝蓋超音波進修課程

徐醫師除了工作之外,假日也會利用空檔進修自己,
這次是膝蓋超音波「進階課程」🎊🎊,
主要學習如何處理半月板和十字韌帶受傷的病人,
希望今日所學的技巧能幫助更多膝蓋不舒服的病人💕💕💕







痛到不能轉門把: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

作者:徐幼鈞

手腕的尺側是由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擔任穩定遠端手腕的橈、尺關節,與承受來自手掌衝擊的角色。它是由尺側伸腕肌鍵、橈尺韌帶、骨間韌帶和關節盤組成,讓手腕順利執行翻、轉、扭、彎、伸的動作。其中關節盤最為重要,要分擔腕關節的壓力,它若破裂會造成手腕極大的不適。

案例討論

蘇先生拖著行李箱不小心撞擊護欄,瞬間他感到右手劇烈疼痛,無法翻轉手腕、轉瓶蓋、擰毛巾與旋轉門把。伏地挺身、握推時也會誘發疼痛。在復健科門診時發現,尺骨與腕骨正中間有壓痛,將手腕往尺側偏移時會加劇。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發現橈尺韌帶撕裂,有關節盤破裂合併積水。X光檢查有橈、尺關節脫位現象(圖1右)。



蘇先生考慮後暫不選擇手術治療,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圖2)與尺側強化型護腕固定後,手腕疼痛與穩定度才逐漸恢復。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傷的原因有跌倒撐地、瞬間扭轉、拉傷、手腕伸展時正前方衝擊。其他如伏地挺身、網球、羽球,與廚師、美容師、清潔人員等需要扭轉手腕或反覆承受壓力者,都是受傷的高危險群。患者一旦有手腕尺側疼痛合併翻轉痛、腕關節不穩定,則建議到富有經驗的復健科就診,利用超音波、磁振造影(圖1左)、與X光幫助診斷附近組織是否有受傷。

患者可接受傳統復健治療如超音波、電療,或使用高能量雷射治療,能達到緩解發炎的效果。若患者不怕注射治療,可儘早給予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針對破損的結構進行治療。對療效都不佳者,將需要接受手術修補與固定,於尺骨過長者,甚至要進行截骨手術來減壓。無論上述何種療法,治療後應相對固定手腕4-6週,減少危險動作,才能避免再發。


門診時段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徐幼鈞醫師9月份門診時段

這是徐醫師八月份的門診時段
需要找徐醫師治療的民眾,再煩請注意時間💪💪💪

9月的周六診只有9月24日喔,住比較遠的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以下是順新復健科診所的門診時段




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2022肌肉骨骼系統超音波工作坊講師

2022/8/6-7  肌肉骨骼系統超音波工作坊

徐醫師有受邀擔任髖關節的講師喔😍😍😍 
講解的內容是髖關節、大轉子滑囊炎、臀中肌臀小肌肌腱病變和梨狀肌症候群

每年參加超音波工作坊都能夠充實自己💯
也能與其他老師們互相交流
這些經驗都是徐醫師的養分,幫助徐醫師更能改善病人的疼痛喔💪💪💪






延伸閱讀:

門診時段

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20220803宏正自動科技公司演講

感謝暉致醫藥有限公司宏正自動科技公司的邀約,跟宏正的員工分享「神經痛」,從大腦、頸椎腰椎神經跟開始介紹,也涵蓋到坐骨神經痛、腕隧道症候群等周邊神經,讓員工認識不同疾病的表現,也分享徐醫師如何幫助病人處理神經痛。

徐醫師也親自示範居家的肩頸和腰背的放鬆運動,希望能到幫助大家喔😁😁😁






門診時段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徐幼鈞醫師8月份門診時段

這是徐醫師八月份的門診時段
需要找徐醫師治療的民眾,再煩請注意時間💪💪💪


以下是順新復健科診所的門診時段
八月份增加周一上午 胡鈺薇醫師門診喔✌✌✌




大腿到膝蓋內側的疼痛與無力:閉孔神經夾擠症

作者: 徐幼鈞

大腿內側疼痛的原因眾多,如肌肉拉傷、撕裂傷、髖關節退化,或腰椎退化合併第四節腰椎神經根壓迫所引起的轉移痛。當排除上述原因卻仍不適,疼痛範圍介於鼠蹊部到膝蓋內側,同時有內收肌群緊繃者,得考慮閉孔神經夾擠症!

案例分享

蕭阿姨有退化性髖關節炎,偶爾髖關節彎曲到底合併內轉會感到痠痛,長距離走路容易痛到跛行。近日她發現右大腿內側的疼痛範圍蔓延到膝蓋內側,同時覺得大腿似乎有萎縮,在使用酸痛藥膏配合局部按摩後,大腿內側的不適感仍存在。

就診時理學檢查發現內收肌群緊繃、髖關節處於內轉、內收的狀態,復健科醫師以超音波檢查發現閉孔神經處有明顯壓痛反應,經討論後執行超音波導引閉孔神經解套術(圖左),蕭阿姨覺得大腿內側緊繃感與酸痛感明顯緩解。



接著配合肌能系貼紮術使用(圖右),進一步抑制肌肉過度收縮,症狀終於顯著改善。

閉孔神經是由第二、三、四腰椎神經根所組成。在穿過閉孔外肌後,神經的淺支走在內收長肌、內收短肌之間,而深支走在內收短肌與內收大肌之間,支配這三塊肌肉運動。髖關節退化者,如果走路姿勢不當與內收肌群過度收縮,容易壓迫神經造成疼痛與肌肉無力。解剖學研究發現閉孔神經的末端最遠可到達膝蓋內側與後側,故有些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僅限於鼠蹊部到大腿內側,長時間難以治癒的膝內側疼痛或膝窩疼痛皆可考慮是否源頭是閉孔神經,再評估是否進行神經解套術來治療。

對於懼怕打針的病人,可先使用貼紮治療放鬆內收肌群,再考慮以骨震波治療或高能量雷射減緩疼痛。無論何種療法,都要找醫師整體評估,因為閉孔神經夾擠症常與髖退化性關節炎合併出現,要一併處理方能徹底改善根源。

自由時報醫療版文章連結:大腿內側緊繃疼痛 閉孔神經夾擠症作怪

門診時段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徐幼鈞醫師7月份門診時段

這是徐醫師七月份的門診時段
需要找徐醫師治療的民眾,再煩請注意時間💪💪💪


以下是順新復健科診所的門診時段



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手肘後側的疼痛腫塊: 鷹嘴突滑囊炎

作者: 徐幼鈞

滑囊位於肌肉肌腱與皮膚之間,是幫助組織相對滑移的結構,常見於關節活動度比較大的部位。它們可以減少互相的摩擦與壓力,使關節角度不受限。肘關節的鷹嘴突在尺骨的近心端與肱骨交界,為手肘最容易碰撞摩擦的位置。其表層有鷹嘴突滑囊,若反覆屈伸手肘、直接撞擊或長時間壓迫,都可使它發炎。

案例分享

陳小弟初學跆拳道,於一次防守動作時遭遇隊友正踢到手肘。他漸漸發現右手肘後側出現一個腫瘤,局部有壓痛、灼熱感且彎曲會疼痛,無法執行握推和伏地挺身的訓練。在簡單休息與冰敷後,他來復健科尋求診療。醫師視診發現鷹嘴突表面有明顯紅腫與一個柔軟腫塊。X光下尺骨鷹嘴突無骨折 (圖一左),而軟組織超音波檢查發現肱三頭肌腱表面有鷹嘴突滑囊發炎與積水的現象。



因為沒有傷口感染和風濕免疫的問題,經討論後給予超音波導引下滑囊抽吸(圖一右),輔以少量類固醇注射,陳小弟的疼痛與腫脹快速消彌。

鷹嘴突滑囊炎的表現是手肘後側有紅、熱、痛的腫塊。其質地偏軟且多數可壓扁,於手肘彎曲時易引發疼痛。因肉眼可見且位置典型,臨床評估容易做出診斷。好發的群眾是手肘反覆彎曲伸直的勞作者、喜好伏地挺身或健身的族群。它也可發生於長時間以手肘靠置於桌面的人,又稱之為學生肘,因為學生托腮上課的姿勢會直接壓迫鷹嘴突。

超音波可幫助診斷是急、慢性疾病與發炎程度,急性多半有積水與積血,慢性常因滑膜增生而變成實質硬塊。有滑囊積水時,可以超音波導引抽吸,來幫助醫師評估是感染、發炎、還是創傷性的滑囊炎。再根據抽吸結果給予抗生素或類固醇。治療後要配合壓迫固定,並衛教病人減少肘部屈伸和長期摩擦的習慣,才能避免復發。


門診時段


順新復健科診所

【順新復健科|捷運新莊站1號出口右轉2分鐘,迅捷便利】
💕本診所提供完善肌肉骨骼復健診療與復健,也擁有強大完整的兒童物理、職能、語言之早療復健團隊,輔以運動治療、增生療法等完善的復健醫療,歡迎來就診,贏回健康‼️

【順新醫師團隊陣容】
⭐️新莊順新:徐幼鈞院長
⭐️新店冠新:趙冠博院長
⭐️內湖恆新:胡鈺薇副院長

【服務項目介紹🧾】
▪️肌肉骨骼與神經軟組織等超音波診斷
▪️超音波導引精準注射增生療法
▪️疼痛治療  神經阻斷術  神經解套注射  肩關節囊擴張術
▪️乾針治療  貼紮治療    玻尿酸注射   PRP注射肉毒桿菌注射 羊膜絨毛膜異體植入物
▪️兒童早期療育:物理、職能、語言、心理治療
▪️多元與精確的物理治療儀器
▪️骨質疏鬆症診斷
▪️徒手治療 震波治療 雷射治療
▪️運動醫學
▪️彼拉提斯

【醫院等級設備之肌肉骨骼復健💪】
▪️韓國DK數位化X光檢查
▪️德國西門子高解析超音波儀,搭配醫師們豐富臨床經驗來進行進階檢查
▪️瑞士STORZ聚焦式骨震波治療
▪️美國SUMMUS高能量雷射治療
▪️瑞士原廠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PRP+玻尿酸
▪️玻尿酸
▪️血小板凍晶PLT

【兒童早期療育👶】
提供溫馨友善的治療環境,在互動訓練與專業調教、評估下,讓孩童開心導入早期療育
▪️物理治療:包含了粗大動作、誘發動作、姿態、平衡、手眼協調與感覺處理。
▪️職能治療:包含了精細動作、社交互動、感覺統合、動作整合、專注力、生活自理、情緒等訓練課程。
▪️語言治療:包含了語言理解、口語促進與誘發、表達訓練、構音矯正、社交溝通、口及治療、嗓音治療等。
▪️心理治療:規劃中,歡迎詢問~

【復健環境友善便利】
1、新莊捷運站一號出口設有電梯與電扶梯,方便通勤族進出。
2、順新復健科診所備有電梯連結,方便高齡長者與行動不便者出入復健。
3、復健環境寬敞新穎,採用智慧空調循環系統,並定時消毒以維護彼此健康。
4、院長特調原廠天然精油香氛,讓人隨時身心暢然、內外愉悅。

【網路預約App】
【安卓】http://bit.ly/2Q8FdeK
【iOS】https://apple.co/2vZfRsH

【門診時間】
▪️早上:09:00-12:00
▪️下午:14:00-17:00
▪️晚上:18:00-21:00
(詳細診次務必依官網公告或電聯詢問)

【復健時間】
▪️早上:08:00-12:30
▪️午、晚:13:30-21:30
▪️週六至18:00
(所有時段皆須預留一小時復健時間)

📞聯絡我們
▪️電話:02-2276-1171
▪️信箱:starrehab160@gmail.com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60號
(捷運新莊站1號出口右轉兩分鐘,新莊警分局旁,新莊國中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