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容易酸痛的椎管狹窄與小面關節退化

作者:徐幼鈞

腰酸背痛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擾,可以是椎間盤突出、腰椎小面關節退化、椎管狹窄、或神經根壓迫所造成。其中椎管狹窄造成的不舒服容易使人直不起腰、無法順利從坐姿起身,病人習慣讓腰向前彎曲來減輕疼痛,長期容易呈駝背姿勢。

王老先生喜歡去公園快走,近日坐姿起身容易引發腰痛,腰部彎曲雖可緩解疼痛,但左、右側傾或旋轉也會酸痛。他漸漸地他發覺雙腳肌力下降,本想增加快走的時間來鍛鍊,沒想到每走約5分鐘就需要停下休息,雙腳有脹痛、緊繃和麻刺感,休息一下後又可以重新開始。

在心臟科醫師診斷周邊血管沒有阻塞後,由復健科醫師評估後確認是椎管狹窄合併神經跛行的表現,並有小面關節退化。他在接受超音波導引之尾骶骨注射治療(圖一)




與小面關節注射後(圖二),相關症狀便大幅度的改善。




退化型的椎管狹窄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磁振造影常有椎間盤突出、小面關節骨贅生物、黃韌帶增生等表現,導致椎孔狹窄。典型的表現是下背痛容易在腰椎後仰時被誘發,前彎會比較舒服。而神經性跛行是在行走一段時間後產生下肢不舒服症狀,常合併有無力的表現,彎腰或停下來休息可以得到緩解。

對於神經性跛行,醫師可以執行超音波導引之尾骶骨增生治療,讓低濃度葡萄糖水浸潤以達到穩定神經,減少下肢脹、痛、緊、麻的效果。對於難治療的個案,也可改用純液態的類固醇進行注射。

下背痛的部分可以教導病人腰椎放鬆運動(圖三)。



並針對局部退化疼痛的結構進行增生療法,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來治療患處,患者同時須配合核心肌肉的鍛鍊(圖四)來增加腰椎穩定度。於嚴重椎管狹窄且治療效果不彰的病人,若有明顯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下肢肌張力改變與萎縮,則須及早接受外科手術。





門診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