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復健科超音波檢查_滑冰速手 宋青陽

這次徐幼鈞醫師來為我們訪問到滑冰運動選手 宋青陽 
除了介紹滑冰選手的訓練重點,還有常見的滑冰運動傷害,
徐醫師有說明急性期的處理,
此外,徐醫師利用豐富的超音波臨床經驗,
藉由圖像判讀更有效率的幫助到運動選手。

可以評估運動傷害的嚴重度,何時需要轉介外科,
如何進行增生修復治療,
還有徒手治療、高能量雷射治療、震波治療、彼拉提斯訓練,
都能夠幫助選手及早返回賽場。



早期矯治追得上,淺談小兒低張力

作者:徐幼鈞

小朋友在學走路的過程難免跌跌撞撞,從扶著走到放手走路、小跑步和上下樓梯,都需要大人一步步引導,逐步訓練小朋友的靜態平衡、手腳協調、動態平衡,減少學步過程跌倒。然而有一群小朋友外觀雖然正常,無其他先天性疾病,但走路容易跌倒,不能走太久的路,總是覺得腳很累,坐在椅子上也喜歡托腮,一副懶洋洋的樣子,這些狀況都需要懷疑是否是肌肉張力低下的表現。


案例討論

例如三歲半的方小妹,已會扶著把手上下樓梯,也會跑步和踢球,但相對其他小朋友容易摔倒,一天至少有3-5次。跑步的姿勢比較怪,動作的協調能力不佳。在諮詢過小兒科醫師後,為了及早矯治動作發展遲緩的狀況,遂予以轉介。

復健科醫師評估後發現,妹妹的肘、膝和髖關節過度伸展,肌肉張力偏低,單腳站立平衡感差。在安排小兒物理治療,加強靜動態平衡與大肌群訓練後,跌倒的狀況明顯減少。

肌肉張力是指肌肉在放鬆時被動伸展的阻力。造成肌肉張力低的原因有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肌肉病變、周邊神經病變,或先天遺傳。嚴重肌肉張力低會影響坐立、翻身、站立的發展,倘若伴有呼吸、吞嚥困難者,皆須轉診醫院檢查腦部與肌肉神經疾患。

若肌肉張力低下只影響大動作協調與平衡,造成上述案例的狀況,無其他合併疾病,積極的物理治療介入,通常可以讓小朋友很快追上同伴,減少摔傷跌倒,也能避免W型坐姿和功能性扁平足的發生。最後要強調的是,父母應共同強化居家的活動練習,比如

1. 烏龜趴(圖1):小朋友手腳張開撐在地墊上,增加軀幹和四肢的力量。進階可以融入「烏龜烏龜翹」的遊戲,讓小朋友一次舉起單手或單腳,增加難度。


2. 蜘蛛爬(圖2):在烏龜趴的姿勢下,往側爬、前後爬,來鍛鍊四肢協調性。


門診時段


惱人的頸因性疼痛

作者:徐幼鈞

頭痛的成因有很多,可能是偏頭痛、緊張性頭痛、鞭甩症候群,或是頸因性疼痛。頸因性疼痛來源多是頸部小面關節退化、枕下肌群緊繃、枕大神經夾擠症,造成病人頸部轉動角度受限、疼痛或後腦杓悶痛等現象,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案例分享

高老太太最近感到右後頸部疼痛合併右轉困難,右耳後方悶痛且會蔓延到後腦勺處,時不時有頭暈的感覺。她雖然已開始進行頸部熱療、電療與牽引,但好似沒有對到症頭。在評估過X光後,醫師在超音波輔助下發現右側第3-6節之間的小面關節有明顯骨刺和局部壓痛,枕大神經有腫脹。

在施予高濃度葡萄糖水增生療法於小面關節處(圖1),以及枕大神經解套術後(圖2),頸部活動角度與頭痛的問題達到改善。





一般來說,醫師需要先排除比較嚴重的腦神經血管問題,或偏頭痛、緊張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等需要特殊藥物處理的狀況後,才會考慮是否是頸因性疼痛。小面關節退化與骨刺增生可造成關節本身疼痛與支配的神經發炎,造成轉動不適。若合併有後腦杓疼痛,則需要評估是否有後頸部肌肉過度緊繃,進而壓迫行走於腱膜的枕大神經。

枕大神經壓迫很常出現於頭下斜肌與頭半棘肌之間。若疼痛區域偏向耳朵後方,則須評估耳大神經。若有前額痛和眼眶腫脹,則需檢查第二三節頸神經,因為此區頸神經與三叉神經有連結,容易有眼窩疼痛的感受。在高解析度超音波的幫助之下,可更精確診斷頸部小面關節病變、枕大神經夾擠症,並評估是否給予注射治療,以改善上述症狀。

頸因性疼痛的治療除根據病變部位給予不同的注射治療外,須搭配肩頸、上背部的姿勢調整,練習貼牆收下巴運動放鬆上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輔以聳肩、夾肩胛骨的運動練習,並漸進加入下斜方肌強化運動,方能長久減少疼痛復發。


門診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