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落枕轉頭困難 提肩胛肌誘發疼痛

 作者 徐幼鈞

黃先生月底有一件大專案要完成,近日除了使用電腦時間變多外,在龐大壓力干擾下睡眠品質極差。有天起床轉頭要關掉鬧鐘的瞬間,就發生「落枕」的現象,右後頸十分疼痛,左右轉頭困難。醫師觸診發現上斜方肌和提肩胛肌(圖一)位置會誘發疼痛。超音波檢查可見患側之上述肌肉皆發炎腫脹,尤以提肩胛肌更為嚴重。



低頭姿勢過久、習慣性聳肩、枕頭太高、睡眠品質差、天氣太冷而肩頸肌肉僵硬、長時間扭頭看電腦螢幕,會讓提肩胛肌呈現過度伸展狀態。接著相對容易因瞬間頸椎扭轉、仰頭而拉傷,造成周圍肌肉一起急性發炎。

傳統儀器治療對於症狀較輕者能很快緩解。但如果像黃先生一樣有較複雜的因素干擾,可考慮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去精準定位病灶區域,更為立竿見影。於急性劇痛者,適當的類固醇類藥物反應最為迅速,但若已出現裂傷乃至慢性損傷所致纖維化的現象,應改用增生治療、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治療

對於害怕注射的病人,震波的療效亦卓著,也可以搭配徒手治療與運動訓練。倘若肩胛骨穩定度不佳,連接於肩胛骨到頸椎的提肩胛肌也會過度緊繃,需鍛鍊下斜方肌、菱形肌和下方核心肌群。圖二是鍛鍊下斜方肌,減少提肩胛肌代償。

門診時段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第13屆肌肉骨骼超音波工作坊 USMSIT

感謝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的邀請,我很榮幸擔任膝關節的講師😍😍😍 

我事先熟讀了膝關節的講義,再找大師手把手教學,並將我臨床經驗融入於教學之中,這次的教學經驗也有些需要進步的部分,多虧前輩的提醒,後續我們調整診間demo的空間,讓我了解一個良好的教學,不只有前面的講解、手把手的調整、回答學員額外的提問之外,還需要考慮讓學員有個比較舒適的空間能夠"看到"超音波螢幕與老師講解的手法等等,真心感謝所有願意指點我的老師們。

PS 前一兩組的學員因為空間配置,站的比較辛苦。。。下次改進






門診時段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小腿骨折癒合 脛神經壓迫痛到腳底

 作者 徐幼鈞

黃小姐因車禍而造成脛骨下段骨折,再經手術鋼釘鋼板固定後數月,以X光追蹤時雖發現骨折已癒合完全,卻仍時時刻刻右腳踝內側麻痛,且會蔓延到整個腳底。她常覺得腳底好像墊一層厚襪、無法順利穿鞋,足底的肌肉出現萎縮,腳趾也失去開合的能力,經診斷可能有脛神經壓迫的問題。

在復健科醫師的幫助下,以超音波檢查發現手術的疤痕組織壓迫著脛神經,使其腫大發炎,且內部神經束也有受損。鑒於受損程度嚴重,遂採超音波導引下自體血小板(PRP)注射(圖一)數次後,疼痛明顯得到改善,足底的感覺也逐漸敏感,可以順利穿鞋。她接續徒手運動治療來鍛鍊足底肌肉,促進神經與肌肉的連結,以期早日恢復腳趾彎曲功能。




脛神經會分枝成內側足底神經、外側足底神經,前者支配大腳趾到第四趾一半,而後者支配小趾和第四趾另一半,故能根據病患疼痛、麻、感覺遲鈍之範圍去分辨受損區域。除感覺異常外,脛神經也支配腳趾彎曲、外展內收的動作,故可能合併有腳趾無法彎曲、腳底肌肉萎縮、與高足弓的表現。除外傷、手術疤痕組織壓迫神經之外,最常見的原因是踝關節過度外翻扭傷而產生。以上的原因都可以用超音波協助診斷脛神經是否有壓迫、發炎。

治療上可在超音波導引下,直接針對脛神經或內側足底神經、外側足底神經等分支個別治療。使用的藥劑會依照神經受損的嚴重度而定,輕微壓迫、只有症狀而無明顯神經腫大,可以先採取低濃度葡萄糖水和維生素B12,若是中重度以上的傷害,合併無力與肌肉萎縮,且神經有明顯受損,則考慮直接使用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無論何種受損的程度,皆建議合併運動治療,維持腳踝活動度、減少水腫,增加足底感覺回饋,刺激足底肌肉收縮,才有機會讓病患重拾腳趾靈活。



門診時段